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0人看过2024-01-17

    《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公司可以调岗调薪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调岗调薪协商一致。

    2、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公受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另行安排工作。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

    5、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

    6、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脱密期保密协议的,在劳动者提出辞职后,可以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

    一般来说要调岗必须证明其不能胜任岗位工作,那就要伴有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不然随意调岗是违反劳动法的。

    如果纯粹是员工本人的工作能力原因,企业要给员工调换岗位,第一要有其不能胜任原工作的原因(要做好绩效沟通工作,并做好记录,也要给员工改善提高的机会;第二要协商一致。即使协商同意调岗,其薪酬待也不能降。

  • 100人看过2024-01-17

    (一)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协议与双方的法律责任:

    1、劳务派遣协议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2、双方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劳务派遣合同

    1、合同期限: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合同内容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即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三)被派遣劳动者权益

    1、依法与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工资福利待遇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3、被派遣劳动者的政治权利

    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120人看过2024-01-17

    员工失误导致公司损失怎么处罚

    劳动者如何赔偿以及赔偿的方式,主要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该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具体确定劳动者赔偿额度及比例时,要依据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根据过错的大小、损害的程度,参照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劳动者应赔偿的数额。

    经济赔偿规定:凡造成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人按下列比例标准承担赔偿责任。

    (1)经济损失在50~1000元以下的,直接责任人按100%进行赔偿;

    (2)经济损失在1000~2000元及以下的,直接责任人按80%进行赔偿;

    (3)经济损失在2000~5000元的,直接责任人按30%进行赔偿;

    (4)经济损失超过5000元的,直接责任人按5~20%赔偿。

    赔偿处罚操作:

    (1)根据国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2)当月的20%工资不足赔偿全额时,则分月扣除,直至赔偿金额扣完为止。

    (3)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4)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也按上述规定执行

  • 100人看过2024-01-17

    1、用人单位调岗降薪不合法。

    2、调岗调薪属于擅自变更劳动合同。

    3、变更劳动合同必须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如果没有协商一致就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

  • 100人看过2024-01-17

    法律没有赋予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用人单位没有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的权利。员工因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员工赔偿损失。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数额不得超过当月工资总额的20%。

  • 100人看过2024-01-17

    1、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公司可以发放最低工资。

    2、在员工手册、规章制度中明确违纪处罚规定,并经公司员工同意。

    虽然按规定公司没有罚款的权利,但是可以在员工手册或是规章制度中规定,一旦员工出现违纪情况,可以向员工说明违纪及处罚情况。不过,这些处罚规定必须向员工们公示,并经员工同意,否则对员工无效。

    3、以奖代惩,跟员工约定奖金的获得规则,比如“全勤奖”。

    最后,若是公司对犯有过错的员工任意罚款,即未按以上形式,未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罚款,或者制定员工手册、公司规章不合法,那么员工被罚款后,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处理。

  • 120人看过2024-01-17
    员工违法,应按照法律规定接受处罚,非因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无权对员工做罚款处理。如果员工违法行为损害了公司的合法权益,应注意核实是否有员工违纪的相关证据,然后确定是否有法可依,即是否具备对该违纪员工进行处罚的相关法律依据或规章制度依据,公司可以对此员工提起诉讼,要求其赔偿损失。
  • 320人看过2024-01-17
    1、录用未成年人的风险:录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不得安排其从事禁忌的劳动,应当对其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录用未满十六周岁的童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其他。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 110人看过2024-01-17
    劳动者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关系。
  • 193人看过2024-01-17

      1、一般来说,工友在工作中受伤属于工伤,应当由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其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损失,但是,如果和工作职务无因果关系导致的伤害,将不会算工伤,当事人应当赔偿,赔偿要根据对方的损失的确认,严重者会被判处过失死亡。如果在工作中有违规操作等过错,公司赔偿后可以向你追偿部分损失。

      2、职工操作不当致工友受伤,不承担赔偿责任。假如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工作中不小心误伤工友,并且知道这一行为是职务行为,职工不承担赔偿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了工伤保险责任,不再享有其它赔偿。对职工的过错,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处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