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40人看过2024-01-23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2.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3.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 526人看过2024-01-23

    标准工作时间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正常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分为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
    标准工作时间包括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和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两方面内容。我国实行的是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
    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国的标准工作时间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职工。

  • 1346人看过2024-01-23

    休息时间,广义上指劳动者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不从事工作而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之外的所有休息时间的总和,包括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工作日间的休息时间、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时间、探亲假休息时间和年休假休息时间等。狭义的休息时间仅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工作日间的休息时间和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

  • 1068人看过2024-01-23

    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在一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
    工作时间是指劳动时间在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中,必须用来完成其所担负工作的时间。一般由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工作日、工作周)应该劳动的时数的制度。以保证最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作时间作为法律范畴,包括劳动者实际完成一定工作的时间,包括劳动者从事生产或工作的准备时间和结束时间,连续从事有害健康工作需要的间歇时间以及女职工哺乳时间。还包括劳动者根据行政命令所从事的其分活动。
    工作时间是消耗劳动的时间,是劳动的自然尺度。工作时间作为劳动的存在方式,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合理地利用工作时间是增加社会财富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作时间是衡量每个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付给报酬的计算单位,根据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付给报酬。

  • 409人看过2024-01-23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规定,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下列五项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 345人看过2024-01-23

    最低工资标准,亦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最低工资标准指的是劳动者在规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指的是包括基本工资在内的职工总收入,而不是指职工的基本工资。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包括国家和省市下达的具有价格补偿性质的基本工资、奖金和补贴。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执行本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821人看过2024-01-23

    最低工资(基本工资)是一种劳工政策,是劳工最低薪金的金额,是保障工人能以劳力换取足以生存的维生工资,一般由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制定。最低工资的制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最低工资标准指的是劳动者在规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指的是包括基本工资在内的职工总收入,而不是指职工的基本工资。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包括国家和省市下达的具有价格补偿性质的基本工资、奖金和补贴。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执行本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117人看过2024-01-2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劳动合同解除: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出现了法定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119人看过2024-01-2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劳动合同解除: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出现了法定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116人看过2024-01-2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劳动合同解除: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出现了法定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