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268人看过2024-01-25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没有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应当正常发放劳动者的合法工作,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 117人看过2024-01-25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4.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146人看过2024-01-25
    为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权利侵害劳动者利益,劳动合同法对于试用期的期限及设定试用期的次数均有明确规定。对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或者存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其他过失性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即时解除合同。因此,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并非可以无理由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而是应当举证劳动者确实存在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况或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其他过失性情形。
  • 119人看过2024-01-25

    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员工与单位协商一致决定解约的;员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了单位的;或者单位具有拖欠工资、不依法缴纳社保费用等行为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114人看过2024-01-25
    孕期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44人看过2024-01-25

    1、判断雇佣关系是否存在,应从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二方面考虑:

    2、从形式要件上看双方有无订立雇佣合同或口头雇佣协议;

    3、从实质要件上,首先要看双方的权力义务是否为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支付报酬。

    4、其次要看雇员是否受雇主控制、指挥和监督,即是否存在隶属关系。雇员受雇主控制是雇佣关系存在的基础。在雇佣法律关系中,雇员仅是雇主雇佣来完成某项工作的人,雇员在工作时应听命于雇主,服从雇主的监督指导。

    5、同时要看雇员是否为雇主或其委托的人所选任。只要具备上述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即可认定为雇佣关系。

  • 141人看过2024-01-25

    竞业协议可以解除的,竞业限制协议合法解除的三种方式:

    ①协商解除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②用人单位解除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可以解除。但是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③劳动者要求解除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118人看过2024-01-25
    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要离职的,一般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112人看过2024-01-25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三)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四)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五)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七)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八)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九)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十)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十一)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十二)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132人看过2024-01-25
    公司注销员工补偿不同意可以先行协商,或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申请协调,以及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