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23人看过2024-01-24

    一般公司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法律中规定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二倍。于是首先要确定经济补偿金该给多少,这里面就涉及到确定劳动者在公司的工作年限。而经济补偿金的年限,其实也可以说成是赔偿金的年限。具体如何计算,可以参考《劳动合同法》第47条中的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总之,本条“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的规定,不能理解为连续几个合同的最后一个合同期限,原则上应连续计算。当然,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用人单位利用短期劳动长期用工的现象将会减少,这主要是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两个措施,一是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是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用人单位也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 722人看过2024-01-24
    “三性”工作是指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临时性”,是指用工单位非经常性发生的或具有季节性、短期性、很强的时效性的用工需求;“辅助性”,是指用工单位的工作岗位为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是指用工单位的某工作岗位已经有劳动者,但该劳动者因故在一定期间内无法工作。
  • 107人看过2024-01-24
    有效,竞业限制条款是为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服务的,是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手段。竞业限制期间,用人单位要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作为对劳动者就业权利限制补偿,用人单位要给予承担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者以经济补偿。
  • 187人看过2024-01-24

    违法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合作关系的,必须要按时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同时也是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2.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 174人看过2024-01-24
    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如果公司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而劳动者者不同意续订的,没有经济补偿。其他情形下,劳动合同自然终止未续订的,有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 290人看过2024-01-24
    用人单位与职工存在劳务关系,提供劳务方死亡是因为用人单位原因的,获得以下死亡赔偿: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其他。
  • 124人看过2024-01-24
    竞业协议在职期间不需要补偿。和用人单位签订合法竞业限制的劳动者在离职以后,用人单位应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照约定,是不能在职期间发放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既有法律强制性规定,也存在约定为主,法定为辅的内容。
  • 1891人看过2024-01-24
    国家强规定企业要给员工缴纳的五险,交费比例是:养老保险:单位交20%,个人交8%,其中8%进入到个人帐户。医疗保险:单位交8%或9%,个人交2%,其中2.8%进入到个人医保卡上(每月进一次)。失业保险:单位交1.5%,个人交0.5,供员工失业时到社会上领取失业金。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加是1%和0.8%,有的地方是单位全额负担,有的地方是每月扣员工1元钱,出现工伤时向保险公司理赔。生育保险则是女职工生育时发生的费用,由社保部门承担。住房公积金:单位交10%,个人交10%,全部进入个人帐户,买房时可提取,也可用来购房贷款,是低息的。
  • 162人看过2024-01-24
    不可以的。
    1、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因此公司与员工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已经对试用期做出了约定,就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延长或者变更试用期。
    员工试用期内请病假会影响到公司对员工进行用工上的考核,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延长试用期。即使与员工之间协商达成一致,仍然违反法律规定的只能约定一次的规定。对此,一种办法是在劳动合同签订时,尽量按照法律规定的试用期上限予以约定,同时在试用期内提前转正,这个问题是不会有任何风险的。如果出现这种试用期内休假,包括病假、丧假、婚假等,都可以不给于提前转正,而实现公司所为的延长试用期的作用。
    2、当然,公司也可以考虑员工在试用期内请病假时间较长的话,该员工的身体状况是否符合公司的录用条件,如果不符合录用条件,建议在试用期内及时解除劳动合同。避免将来的用工风险。
  • 413人看过2024-01-24
    三个月试用期签三年以上固定期限或者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