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6人看过2024-01-01

      误工费是指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需要接受诊治以恢复健康,以及当事人的相关亲属需要参加交通事故的处理,无法正常参加工作或者从事日常的经营活动,因此而造成经济收入的减少,由负有责任的一方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该项减少的收入给予的赔偿。

      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天/元)。

  • 113人看过2024-01-01

      保险断保的话2年内能够复效的,自然也要看详细的保险险种,一份人寿保险保单,交费期通常长达十年、二十年,悠长的交纳期,有一些保户在所难免因某种原因不可以立即交费,造成保单“断交”、无效。

      商业保险复效是让无效保单能够运用复效作用“死而复生”,但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条件,据统计,复效就是指在保险合同中断2年期内,保户与保险公司对修复保险合同开展商谈并达成一致的协议书,假如2年后都还没向保险公司申请办理复效的话,那么保单就将完全“身亡”。

      保单复效是有费用的,尤其是健康保险由于涉及到观察期、身体状况等难题,很有可能遭遇加保,乃至复效的保单在保险理赔时发生无法得到赔付等状况,此外,申请办理复效保户还必须缴纳一定的税款滞纳金才行的。

  • 114人看过2024-01-01

    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此处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10人看过2024-01-01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212人看过2024-01-01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予以辞退。

    什么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用人单位制定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向劳动者告知,并依法听取意见;2.需要劳动者的行为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一般违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所以,对于一次、二次的迟到,不应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但如果是数次迟到,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予以辞退。

  • 190人看过2024-01-01

    一、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的多少

    1、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同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

    2、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二、1、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已经违法在先,应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承担法律责任,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2、可通过法律途径劳动维权。第一,用人单位需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应缴纳社保、及时支付工资。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第二,支付双倍工资已一年为限,最多支付十一个月,经济补偿金根据工作年限,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违法辞退双倍补偿。第三,需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工作时间、加班时间,可以是劳动合同、工资转账记录、发放明细(需加盖单位印章)、工作服、工作牌、证人证言等证据。第四,通过诉讼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赔偿、以及拖欠的工资,并要求补缴社保。

  • 172人看过2024-01-01

    1.试用期合同应在职工入职时就签订,如果没有马上签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3.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 120人看过2024-01-01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3.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4.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5.因为劳动者的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用进行经济补偿。

  • 126人看过2024-01-01

    一、企业约定劳动合同条款应写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二、《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 121人看过2024-01-01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培训服务期间内,可以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但违约金的数额不能超过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2、如果劳动者是负有保密义务的,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依法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若劳动者之后违反了,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