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34人看过2024-01-05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员工同样受劳动法保护,用人单位与其存在着劳动雇佣关系的,就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保护。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任何形式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以此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从用工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一切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即使后续补签了劳动合同,也无法免除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
  • 125人看过2024-01-05
    不合法,用人单位原因才可以双倍工资。

    双倍工资赔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二是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应归咎于用人单位。

    三是时效,时效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关于用人单位拒签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赔付双倍工资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尽快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单位要求跟劳动者签订合同,却遇到了劳动者拒绝的情况,后果由劳动者自己负责,不需要单位自己去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 134人看过2024-01-0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劳动合同中有约定在工资中扣除住宿伙食费用的,用人单位在工资中扣除的行为是合法的。但实务中,一般认为住宿及伙食费是员工的正常福利,不得在工资中扣除,高明的企业老板一般也会将其两项分来,体现出员工待遇,只不过是一个账务处理问题而已。
  • 130人看过2024-01-05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是劳动合同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劳动者一个月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企业该如何处理的问题。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劳动者借不签劳动合同之机,获取二倍工资的现象,法律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企业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这一规定明确了员工在一个月内拒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处理办法:

    一是经企业书面通知后,员工不签书面合同的,企业应当书面终止劳动关系;

    二是终止劳动关系,不用支付经济补偿;

    三是企业应该支付员工实际工作时间相应的劳动报酬。

    这就明确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是劳动者的义务,对劳动者拒签书面合同的行为,企业应当及时终止劳动关系,不得形成事实用工。

  • 133人看过2024-01-05

    办理营业执照需要的证件有:

    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2、全体股东签署的公司章程;

    3、法人股东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股东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4、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复印件;

    5、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证明;

    6、代理人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7、住所使用证明。


  • 120人看过2024-01-05

    劳动合同期满以后,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都可以选择续约或者解约,但是劳动合同的续约能不能默认呢?还是需要条件才能续约呢?接下来看看劳动合同续约的条件的相关内容吧。劳动合同续约的条件:

    (一)以下情形,符合续订劳动合同的条件:1、双方协商一致续订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期满,存在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的情况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0年的;2、自建立劳动关系起已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用人单位初次衽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 122人看过2024-01-05

    临时工也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工伤不存在临时工之说,只要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且受伤情况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十五条之规定(且不存在第十六条规定之情形)的,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都应认定为工伤并按工伤待遇获得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 444人看过2024-01-05

    第一、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中介机构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形成劳动关系,而劳务中介机构主要是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并收取一定的劳务中介费用。劳动者与劳务中介机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只存在一般的民事关系,其相互间的关系不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保护。劳务中介机构只承担民法上的法律责任,不会被要求替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支付工资。派遣单位就是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用人单位的全部责任;

    第二、实务中对劳务派遣和劳务中介机构进行认定时,如果劳动者与单位签订有劳动合同,通过劳动合同内容一般就可以确定双方关系的性质。但是如果劳动者未与任何一方签订有书面合同,一般情况下,应当认定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但是,如果劳动者工资由劳务中介机构发放而劳动者对此未提出异议,同时查明劳务中介机构与用工单位确实存在劳务派遣口头协议或书面协议,而且劳务中介机构亦是有开展劳务派遣业务资格的,可确认为劳务派遣,认定劳动者与劳务中介机构形成劳动关系。

    第三、劳动派遣和劳务中介的盈利方式不同。劳务派遣是向使用派遣员工的企业一方收取管理费作为盈利方式;劳务中介组织主要是通过向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并向双方或单方都收取一定的劳务中介费用。

    第四、劳动派遣和劳务中介的法律关系和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中介涉及的仅仅是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劳务派遣涉及的是劳务派遣单位、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劳务派遣组织必须与劳务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是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其相互关系的调整适《劳动合同法》。劳务中介组织主要是通过向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并收取一定的劳务中介费用,劳动者与劳务中介组织不用签订劳动合同,所以也不存在劳动关系,其相互间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调查,其适用的是《民法典》。

  • 416人看过2024-01-05

    1、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

    2、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所以算工龄。

    3、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116人看过2024-01-05

    工伤死亡赔偿项目包括

    1、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亲属;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