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3个月;五年以上的为6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6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9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为12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18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24个月。
老板扣员工工资遭报应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老板拖欠员工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劳动者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或者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离职理由清单
1.公司搬家,如上海到深圳。
2.区域合并,部分人员必须抉择留下还是离开。
3.没项目了,后续发展堪忧。
4.业务板块不发展,面临团队解散。
5.改朝换代,集团/区域/城市公司的一把手换了。
6.站队问题。自己还是想找个做事的环境。
7.政策相关,比如要强制跟投多少万。
8.家人相关。老婆怀孕/家人生病/举家搬迁
9.和同事恋爱了要结婚,按照规定,必须离开一个。
10.人生规划相关:
去更大的平台(城市平台等);
转行;
备考(公务员);
家里拆迁想找个相对能平衡生活的工作;
等等。
劳动合同法变更工作岗位的规定:变更工作岗位应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变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其他。劳动合同法变更工作岗位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带薪年假计算,举个例子:08年11月入职,入职前连续工作过一年以上,应休08年11月入职日至08年12月31日,09年1月1日至09年12月31日之间的年假。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入职时一般不会查犯罪记录。违法犯罪记录属于个人隐私,普通单位是不允许查询入职人员的违法犯罪记录的。除非公安机关经过特殊法定程序才允许查询的。或者特殊职业或者入伍之类的,经过法定程序可以查询。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按国家有关规定,现金可在下列范围内使用:
1.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各项工资性补贴;
2.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
3.支付各种抚恤金、学生奖学金、丧葬补助费;
4.支付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5.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种奖金;
6.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现行规定的结算起点为1000元;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结合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政府出台的《企业工资支付条例》,两部法规并没有禁止企业以现金形式支付工资。
但公司以现金形式支付工资,应注意一些问题:
1、劳动法要求公司必须以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作为计提社保等的基数,因此,公司以现金形式支付员工工资,这部分也要记入计提的基数。
2、《企业工资支付条例》第十四条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时,应当向劳动者提供个人的工资清单。工资清单应当包括工资支付日期、支付项目、应发工资、实发工资、扣除工资等主要内容。
员工之所以需要向公司索要工资单,是因为公司如果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辞退员工,员工可以索取的经济补偿金是以员工每月工资标准进行计算。而员工工资单,是用来证明员工月工资额。
公司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员工若起诉公司,公司必定败诉。
3、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有代扣代缴员工工资个人所得税的义务。企业以现金发放工资,这部分需要记入员工工资总额,以员工个人工资总额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4、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放的员工工资在税前可以据实扣除。企业以现金发放工资,在税前可以据实扣除,只要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在合理的范围内,且能提供有效的证明,如:有员工领取工资的签字单、公司关于工资制度的文件、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证明等。
5、目前,企业为了少缴社保,可能会通过现金发放工资的方式来降低扣缴基数,然后再通过多列支费用来冲抵现金账户的差额。这在税收方面并没有实质便利,如个人所得税,企业的义务是代扣代缴,负担个税的是员工。又如企业所得税,新税法中规定只要是实际发放、且在合理范围内,无论是现金或非现金都能据实扣除,且可作为计提福利费等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合理范围”很难界定,一般都是只要公司出具其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制定的《公司工资制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