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0人看过2024-01-07
    出差期间,若是由于工作原因受到意外伤害的,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属于工伤。
    根据该规定,因工外出认定工伤应具备以下要件:
    一是因工外出期间,应为职工接受用人单位的指派,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外出工作的期间。
    二是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即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因工作原因伤亡。
    由于因工外出期间的工作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因工外出期间所面对的环境、状况相对陌生,遭遇伤害的可能性将更大,因工外出的,外出的整个期间都应当认定为工作时间。
  • 115人看过2024-01-07
    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不是必须要签保密协议。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员工负有保密义务的,可以签订该协议;但一方不愿意的,则可以不签订保密协议。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244人看过2024-01-07
    与单位签订第三方合同意味着劳动者不是和用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出现劳动纠纷时,不仅要找用人单位,还要找第三方用人单位。
    第三方合同是指企业将人事外包给相应的人力资源公司,员工进入企业工作时,不是和企业之间签劳动合同,而是与企业外包的人力资源公司(即第三方)签劳动合同,所以注意员工到企业工作属于派遣性质,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
  • 114人看过2024-01-07
    劳动者与单位工伤保险待遇达成协议后一般不能反悔,在该协议成立生效后,双方都需要按照协议的约定来履行,除非该协议具有存在着重大误解、一方被欺诈签订、被胁迫签订等情形。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115人看过2024-01-07
    社会保险应该怎么续保有两种解决办法:
    第一种,就是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个人可以选择将社保账户暂时封存,等找到新工作后,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到新单位,由新单位与个人继续缴纳社会保险。因为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社会保险关系是随个人走的,即使前后单位跨省区,也不影响保险关系的转移。
    第二种,就是个人可以以自由职业者或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这也是《社会保险法》允许参保的方式之一。保人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办理参保手续。
  • 109人看过2024-01-07
    签劳动合同被辞退,属于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属于非过失性辞退,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辞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
  • 117人看过2024-01-07
    有关单位拒不执行监察机关所作出的处理决定,并且没有正当理由的,处理方式是由其主管部门、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有关单位拒不执行监察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由其主管部门、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 179人看过2024-01-07
    居委会属于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居委会属于依法成立的组织,具有用工主体资格,属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114人看过2024-01-07
    有工伤待遇调解协议,不能以数额过低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待遇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有效。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 110人看过2024-01-07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支付经济赔偿金。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