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0人看过2024-01-06

      企业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累计缴纳月数。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破产清算的,要制订职工安置预案,安置预案经法院批准后,按安置预案的约定对员工进行安置。

    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应当提交破产申请书和有关证据。

    破产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申请目的;

    (三)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四)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

  • 100人看过2024-01-06

      职工安置费,实际上就是经济补偿的问题。按规定,公司破产应当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3、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00人看过2024-01-06

    职工的安置费不同于职工因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而得到的补偿金,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得到的补偿金依据的是劳动法的直接规定,适用于所有的企业;而企业的职工安置费根据的是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破产兼并等的相关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个别地方政府的规章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且其仅适用于国有企业破产改制中的职工。

    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根据《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该补偿金请求权可以参照《破产法》的规定作为第一顺序清偿的破产债权参与企业的破产分配,而职工安置费则不适用该规定。最后最大的区别在于,职工的补偿金是由企业负担的,属于劳动法上的法定责任,对应的是职工的补偿金请求权;而职工的安置费虽然一部分体现为企业负担,但根本上属于政府就破产企业职工就业安置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职工只有在自愿选择一次性发放安置费的时候才存在安置费请求权。

  • 100人看过2024-01-06

    不可以。

    没有营业执照是不允许以用人单位名义招人的,没有营业执照就没有从事经营的主体资格,那么就没有招聘人员从事经营的资质。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所以没有营业执照招人是不合法的,不被法律允许的。如果需要招人,要先办理营业执照等。

    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 100人看过2024-01-06

    1、公司劳动合同不合法主张该合同无效,与公司协商,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2、协商不了的找劳动部门解决。

    3、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 100人看过2024-01-06
    没有营业执照是不允许以用人单位名义招人的,没有营业执照就没有从事经营的主体资格,那么就没有招聘人员从事经营的资质。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只签了一份劳动合同,只要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订立了就有效,劳动者有权利要求单位提供一份给劳动者,如果公司拒不提供,劳动者可以反馈的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提供一份劳动合同给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06

    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来说存在很多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1、未签订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劳动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的强制性法定义务。

    2、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而如果是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则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3、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造成员工失业的,可能需要赔偿失业损失

    如果因为单位没有依法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费,导致员工被辞退后无法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时,员工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给予赔偿。

    4、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

    如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单位损失的,应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单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员工承担为违约责任(如违约金等)。

  • 100人看过2024-01-06

    1、公司劳动合同不合法主张该合同无效,与公司协商,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2、协商不了的找劳动部门解决。

    3、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4、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