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1人看过2024-01-06

    以自身原因提出离职不可以主张经济赔偿金。经济赔偿金一般都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存在法律规定情形,劳动者依法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才可以要求经济赔偿。

  • 102人看过2024-01-06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灭,也就是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关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终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原有的权利义务不复存在。合同终止的事由主要有几种:

    (1)合同期满

    (2)约定终止条件成立

    (3)合同目的实现

    (4)当事人死亡

    (5)劳动者退休

    (6)用人单位消灭

    (7)合同解除。

    我国法律规定患病职工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顺延至医疗期满,这种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限制了用人单位的权利,但法律并没有限制劳动者的权利,患病职工劳动合同期满后如果主动提出终止劳动合同,法律是予以认可的。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如果职工患重病或绝症,用人单位还可以适当增加医疗补助费。

  • 105人看过2024-01-06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下列材料:书面的仲裁申请,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以及申请人本人的身份证等。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事项。
  • 110人看过2024-01-06
    1、劳动者在生病期间,如果是在法定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辞退劳动者。

    2、如果辞退劳动者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双倍经济补偿。

  • 130人看过2024-01-06
    1、签了劳动合同,如果还是处于毕业的当年,就还是属于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就是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

    简单地说,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如果过了毕业的那一年,已经到毕业的第二年了,就不算是应届毕业生,而是往届生了。

    2、实际公务员招聘中,存在两年内没交社保,就属于应届生的情况,因此,具体看单位招聘要求。

    3、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对应届毕业生的界定: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也按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 110人看过2024-01-06
    代通知金是依据法律规定来确定的,是指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依法提前一个月通知的,就应当给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替。
  • 107人看过2024-01-06
    快递丢了,如果是网购包裹丢失,直接找卖家,卖家会补发或退款;卖家不予处理或处理不满意,可以在沟通无解的情况下请网购平台官方介入;如果是私人邮寄包裹,请寄件方提供邮寄单(或快递单号)及有效证件到当地快递点进行索赔处理。
  • 108人看过2024-01-06
    1、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2、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一定是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在集体合同中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办法确定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低于最低工资的,则要按最低工资计算。

    3、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工作时间20.92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即五一长假期间每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0.92×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0.92×200%

    4、根据1999年国务院令《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为元旦1天、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各3天,共计10天,而休息日一般为星期六和星期天,即通常所说的双休日。因为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的性质不同,所以加班工资也不一样,节假日的加班工资要高于休息日的加班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四十一、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的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别情况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自身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a、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b、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c、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目前,国家规定的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92天和167.4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应按此进行折算。

    以某职工月岗位应得的工资750元计算,日工资标准约为35.85元,小时工资约为4.48元。元旦加班一天(8小时),该职工加班费计算公式为:4.48元×300%×8小时=107.52元;1月2日和3日加班二天(每天加班8小时),该职工加班费计算公式为:4.48×200%×16小时=143.36元。如果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未能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工资报酬,劳动者可向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

  • 113人看过2024-01-06
    妇女生育休产假是法定的,不管其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员工提出要求休产假,企业都应当批准。但是,鉴于未婚生育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不能和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员工一样,享受到产假期间的相关待遇,如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及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产假工资)等。
  • 109人看过2024-01-06
    用人单位录用未成年人的风险包括:非法录用未成年人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用人单位营业执照;造成未成年人人身权益、经济权益受到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其他。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