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10人看过2024-01-07
    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没有续签,劳动者还在继续工作,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要求,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从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作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无过错情况下,用人单位属于违规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146人看过2024-01-07
    劳动仲裁有一年的诉讼时效,有劳动纠纷的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劳动仲裁。过了诉讼时效的,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
  • 106人看过2024-01-07

    年休假期间的工龄计算方法应该是连续计算法,在这期间员工的待遇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所以工龄也会继续计算。

    1、国家规定年假计算方法:

    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2、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离职证明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3、如果单位因某原因不能安排员工休年假的情况下,在员工同意的基础上,需要按照该职工日工资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 109人看过2024-01-07
    企业终止劳动合同,如果主动提出不与职工续签合同的,需要给补偿。补偿标准是按职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但如果企业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来续约,则劳动者不同意的,则不需要给补偿。
  • 102人看过2024-01-07

    派遣工是劳务派遣人员。

    1、劳务派遣是一种用工的形式。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将该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

    2、派遣工若被解雇。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 109人看过2024-01-07
    员工工作效率低可以成为解雇的理由。首先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单位必须要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岗位,经过这个法定程序以后,如果能再次证明劳动者仍旧不胜任工作,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110人看过2024-01-07

    三年及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110人看过2024-01-07
    单位一般可以能与可能患病的职工终止劳动合同。可能患病是没有医疗结构出具证明需要医疗期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进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若职工属于患病且在医疗期的,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 104人看过2024-01-07

    通常来说,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在求职者通过面试进入公司,开始试用期的时候,只要是在试用期表现良好,没有特别明显的差错,试用期满都会顺利的进入公司继续留任。试用期转正也说明了员工拥有在公司内部继续发展的潜力,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资源和利益,职工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公司的关注,尤其是在试用期转正期间,公司会更加的关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态度,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有一个全面的考量。

    根据有关法律,员工的试用期要根据劳动合同来决定,大致为最短为期一个月,最长不得超过半年,这些都是有严格的规定,员工在入职的时候,要注意自己与公司所签订的合同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而且使自己的基本利益被保护。

  • 101人看过2024-01-07

    (一)如果你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三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你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3、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直接去法院提起劳动诉讼,追讨自己的工资报酬。

    (二)如果你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