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0人看过2024-01-08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开除、解雇、炒鱿鱼),是否应该支付补偿或赔偿,大体分以下四种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或者没有履行合法程序,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违法解除的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俗称2N;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N;

    3、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劳动者的,除了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总计N 1;

    4、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劳动者;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 103人看过2024-01-08

    1、违反竞业协议的,不一定会坐牢。

    2、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只有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才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只造成一般损害后果的,不用追究刑责。

  • 113人看过2024-01-08
    合同期工资未按规定发放,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 100人看过2024-01-08

    (1)、单位在完成减员以后,应当及时地告知离职的员工,他可以正常地进行社保转移了。

    (2)、作为劳动者,首先应该找一家工作单位接收,由新单位给出具“社保接受函”。

    (3)、劳动者持新单位社保接收函,回到原参保单位的所在地进行正常的社保转移。

    (4)、如果说劳动者还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单位,也可以把自己的社保关系转移成为灵活就业的形式来参保。灵活就业的方式是需要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来参保,那么可以通过户籍所在地的社保局开立社保的接收函,然后再回到原参保所在地进行社保关系转移就可以了。

    (5)、转移完成以后,离职的劳动者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缴费了。劳动者之前工作单位给劳动者缴纳的累计缴费年限,都是可以正常来累积计算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才要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终止了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不用缴纳社保。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当然劳动者在离开工作单位以后,单位并不是第一时间就可以停止为这个员工社保交费,这是根据离职员工的离职日期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在当月15号以前离职的员工,单位可以不再承担离职员工当月的社保交费,但是15号以后离职的员工,单位仍需要承担其当月的社保交费。从次月开始才应该进行正常的减员。

    很多离职劳动者不重视社保关系转移的问题,往往在离职以后,更换了很多的工作单位,又更换了很多的工作地点,不知道去转移社保关系。这样就会给自己转移社保关系造成非常麻烦。此时劳动者需要注意的,应当及时的转移自己的社保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千万别马虎。

  • 100人看过2024-01-08

    1、要对未签劳动合同员工支付双倍工资的赔偿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位于劳动者订立劳动的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2、要对未签劳动合同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一个月的“宽限期”内,如果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超过一个月的,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 105人看过2024-01-08

      1、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

      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4、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5、按上述途径索取工资的同时,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你加付赔偿金。

  • 100人看过2024-01-08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没有订立劳动合同,但必须遵循《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辞退劳动者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二条规定。

    劳动者严重违法违纪,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合同的,没有补偿。其中,因为劳动者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08

    1、未签劳动合同需赔双倍工资。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企业在时应支付双倍工资。若未支付,职工可申请。

    2、如果未签合劳动同,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关系,不用承担赔偿责任。若签了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需提前30日通知企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辞职可能会承担赔偿责任。

  • 112人看过2024-01-08

    1、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 100人看过2024-01-08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具体又可以分为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

      1、预告解除

      概念:即劳动者履行预告程序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两种情形:(1)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即时解除:

      即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对于第一款规定的几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注意: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这种属于即时解除中可以立即解除且不用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的情形。

      注意:对于劳动者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上述情形,劳动者无须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