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人看过2024-01-10
1、用人单位破产后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时需要支付拖欠的工资。
2、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3、用人单位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
179人看过2024-01-10
无论劳动者是在应聘时.还是在正式入职后,用人单位存在扣留劳动者证件.向劳动者收取担保费用、入职押金或以每月扣押一定比例工资或奖金的形式收取预付违约金等行为的,均违背劳动给付不得强制的原则。对于扣押劳动者证件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限期退还本人:对于向劳动者收取押金、预收违约金等财物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退还,并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或被扣押物品损坏、遗失的,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
203人看过2024-01-10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公司并购时,虽然用人单位的名称会发生变更,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等发生变化,但是员工原劳动合同继续履行,只是劳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将在新的用人单位履行。
原则上当公司并购时,所有的员工将被新的用人单位一并接受,原工资和福利保持不变。
-
273人看过2024-01-10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工资,劳动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
单方降低工资实际上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违约的行为。用人单位单方降低工资,实际上也是扣克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纤伏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
163人看过2024-01-10
以下情形,符合续订劳动合同的条件:
1、双方协商一致续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期满,存在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的情况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222人看过2024-01-10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应该向劳动者赔偿双倍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费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进行计算,每满一年一个月的工资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如果是不满六个月的,按照半个月支付。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139人看过2024-01-10
用人单位能够通过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方式来解除竞业限制约定。此外如果单位拖欠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依法与其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期间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未支付的,劳动者可以不再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
332人看过2024-01-10
具有劳务派遣资质,且依法设立的用人单位适合劳务派遣。而用工单位适合劳务派遣的岗位有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临时性工作岗位;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辅助性工作岗位;替代原劳动者工作的替代性工作岗位。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248人看过2024-01-10
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双倍工资最长不超过11个月。
-
157人看过2024-01-10
用人单位延长工时要补偿如下: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
3、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假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