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开除员工的,用人单位需要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一般而言,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法定节假日安排临时工工作,不给加倍工资是违法的。
1、每位员工必须认真执行考勤制度,加强部门管理和工资支付,确保部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迟到早退。擅自离职。旷工是违反制度的。
2、考勤制度由部门领导直接监督,考勤人员认真记录。
3、公司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打卡时要自觉排队,遵守纪律。员工按规定时间打卡,超过工作时间按迟到处理;下班前擅自离开是早退。忘记按旷工打卡。
4、因公出差影响正常打卡的,必须填写《出差申请表》。经部门领导批准后,由部门人员提交综合办公室。因公务当天打卡不正常的,必须当天至次日填写《未打卡证明》。严禁代替打卡。代表打卡人员和未打卡人员扣除双倍工资。
5、迟到、早退不超过30分钟的,每次扣20元;30分钟以上的,每次扣50元;三个多小时没有请假的,按旷工处理(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要求更改)。
6、病假由员工申请,并填写请假单,经部门领导批准。请假单提交考勤人员记录后方可休假。病假两天以上的,由县级以上医院出具。
7、旷工双倍扣除工资。一月内旷工三天以上的,按自动辞职处理。旷工半天扣除当日工资。旷工一天扣除双倍工资。特殊情况必须经总经理批准。
8、一般情况下部门不安排加班,确因工作需要,或于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值班或加班的,经部门领导批准并上报综合办公室后,方可加班,并由部门考勤人员做好加班记录,事后由部门领导安排当月内补休,不能补休的,就要按日工资的1.5倍发放加班费。
9、希望员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公司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单位没交工伤险,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赔偿。
因为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导致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是: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而经济赔偿金则是指用人单位或者员工因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合同约定,造成对方经济损失而向对方支付的赔偿。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进行工伤鉴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是工伤认定申请:即确认为工伤。
(一)必备材料:
1、填写完整的工伤认定申请表;
2、伤亡人员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3、包括初次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二)相关材料:
工伤鉴定是每个受伤的劳动者想要获得单位赔偿的必经程序,所以不管劳动者有没有遭遇工伤都必须对工伤鉴定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启动工伤鉴定之前还得向有关部门提交完整的手续材料。
1、属于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提交公安行政部门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材料;
2、属于机动车事故的,提交公安行政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结论证明材料;
3、属于从事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4、委托他人申请的,应当同时提交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
5、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第二、残级鉴定:由市残联出具的残疾证,来证明残级;
第三、工伤劳动能力鉴定
已经相关部门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并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工作人员。
(一)申请材料
1、填写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表在受理机构领取);
2、工伤认定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3、医疗机构诊治工作的有关资料。
(二)办理期限:一般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