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0人看过2024-01-15

    劳务派遣各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劳务派遣各单位之间是劳动关系。实行劳务派遣后,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定《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签定《劳动合同》,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定《劳务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人员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聘用合同关系。劳动者与其工作的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另一人才中介等专门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再由该人才机构派到用人单位劳动,用人单位与人才机构签订派遣协议。

  • 100人看过2024-01-15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满十年应付十个月工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单位违法辞退,需要按上面的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 100人看过2024-01-15

    劳动法规定工资补偿员工不是按最低工资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00人看过2024-01-15

    用人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用人单位的损失必须以实际发生为准,对于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救济的债权如拖欠货款,不宜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2、在认定劳动者过错时,应考量损害的发生与劳动者岗位职责之间的关联程度,如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指派从事超出其岗位职责范围的工作而导致损害发生,则不宜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3、在确认过错程度时,要将企业经营风险、管理人员过错与劳动者岗位职责、过错进行全面综合衡量。

    4、在确认赔偿金额时,要考虑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过错程度综合认定。

    5、在要求劳动者实际履行赔偿义务时,根据相关规定,只能要求劳动者进行限额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 100人看过2024-01-15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其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进行计算的,并不是按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来计算的。

    用人单位开除、解雇劳动者,是否应该支付补偿或赔偿,分以下3种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俗称2N;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N;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俗称N1;

    3、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 100人看过2024-01-15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下列标准赔偿劳动者:
    一、按照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的工资的标准赔偿劳动者。
    二、如果劳动者在单位工作超过半年但不满一年的,则支付两个月的工作。
    三、如果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不满半年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 100人看过2024-01-15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下列标准赔偿劳动者:

    一、按照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的工资的标准赔偿劳动者。

    二、如果劳动者在单位工作超过半年但不满一年的,则支付两个月的工作。

    三、如果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不满半年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 100人看过2024-01-15

    劳务派遣合同会被解约吗

    劳务派遣单位重新派遣时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被派遣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100人看过2024-01-15

    四种情形不能主张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1、用人单位已尽到诚实义务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劳动者已经实际为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是否需要双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应当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履行诚实磋商的义务以及是否存在劳动者拒绝签订等情况。当然,这种磋商应当是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目的的磋商。

    如用人单位已尽到诚实义务,因不可抗力、意外情况或者劳动者拒绝签订等用人单位以外的原因,造成劳动合同未签订的,不属于有关法律法规所称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2、双方就合同主要内容达成合意

    现实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尽管用工双方未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双方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对劳动合同内容达成了合意,应视为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虽然没有列举书面劳动合同的形式,但合法的数据电文形式作为书面形式的一种,在法律未予否定的情形下,不应排除在劳动合同的书面形式之外。

    但需注意,用人单位仅凭一份聘用书是不能反映双方的合意以及合意的完成,因为一般聘用书上没有双方的签名确认,所以不能将其视为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

    3、退休返聘人员和实习生

    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或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应当依法终止劳动合同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的,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4、申请双倍工资劳动仲裁,不能超过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此谓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一般时效规定。

    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还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此谓劳动报酬的特殊时效规定。

  • 100人看过2024-01-15

    看具体情况定。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其他情况就不可以要求赔偿金。劳动者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只有第1种情况有补偿:

    (一)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二)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三)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