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人看过2024-01-12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133人看过2024-01-12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
126人看过2024-01-12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目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189人看过2024-01-12
1、平等自愿原则,是指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2、协商一致的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全部内容,由双方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共同讨论、协商,取得完全一致意见后确定;
3、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即劳动合同的合法原则,是劳动合同有效并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前提。
-
129人看过2024-01-12
单位与职工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具体程序:
1、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集体劳动合同的条款内容进行制定;
2、双方签订集体劳动合同;
3、将集体劳动合同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
4、劳动行政部门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
137人看过2024-01-12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自动签订;
2.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一年后默认签订: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第三次劳动合同时续订。
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135人看过2024-01-12
试用期应该签合同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若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
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187人看过2024-01-12
劳动者不愿签定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我国法律规定,自用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
136人看过2024-01-12
公司违反劳动合同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经济赔偿金的起算时间是人用工之日起。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干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28人看过2024-01-12
1、亲自履行原则,这是由劳动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保证劳动关系严肃性和稳定性的需要。劳动合同是特定人之间的合同,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它必须由劳动合同明确规定的当事人来履行,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也有责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不允许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代替履行。
2、实际履行原则,即除了法律和劳动合同另有规定或者客观上已不能履行的以外,当事人要按照劳动的规定完成义务,不能用完成别的义务来代替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3、全面履行原则,是实际履行原则的补充和发展,即劳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双方除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履行外,还要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按质、按量地履行全部义务。
4、协作履行原则,即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有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遇到困难时,他方都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尽力给予帮助,以便双方尽可能地全面履行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