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40人看过2024-01-1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处于质押状态的,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无效的,房屋买卖合同不能对抗抵押权人,抵押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可以实现抵押权。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

    转让抵押物的价款明显低于其价值的,抵押权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转让抵押物。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应当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抵押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 116人看过2024-01-16

    1、合同生效时间一般来讲,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生效的时间,一般视为是以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成立之日即为生效时间;如果合同中未约定生效时间,但对合同的生效有附加条件的限制,则以该附加条件达成时为合同生效时间。

    2、合同终止时间如果没有约定合同的终止时间,那么判断合同是否终止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类:一般意义上的合同终止时间通常为合同约定的合同义务履行完毕;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另一方无法履行或无法完整履行合同义务的,或对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可随时解除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一方过失或故意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另一方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因不可抗力使合同无法履行的,可终止合同。

    3、未规定有效期的合同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如果双方经协商可以达成一致的有效期限,则有效期限就此确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则应根据合同类型查询相关法律,看法律有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法律对于特定合同在合同没有规定有效期时会有明文规定,此时按法律规定便可。倘若法律也没有规定,那么则依据不同合同类型的惯例确定,也就是一般有效期为长时间则为多长时间。

  • 117人看过2024-01-16

    合同成立与生效不一样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常常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仍然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应当在法律上严格区别开来。

    所谓合同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一般来说,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是标的物和价金。一旦当事人就主要条款达成协议,合同就成立了。但合同成立只是解决了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合意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已经成立的合同都能产生法律效力。如果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形式都符合法律规定,则合同一旦成立便会自然产生法律效力。合法合同自成立时起具有法律效力,而违法合同虽然成立但不会发生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由此可见,合同成立后并不是当然生效的。
  • 121人看过2024-01-16

    不一定。

    二者关系可表述为:

    其一,合同生效是以合同成立为前提的。即合同不成立就不可能生效,反之一个合同生效了,就意味着已经成立。

    其二,合同成立后不一定就生效。合同成立后是否生效,

    主要分为几种情况:

    ①大多数合同成立即生效,也即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同一时间;

    ②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完成了应当办理的批准、登记等手续后才生效。

    ③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生效时间要视所附期限于何时到来,即附延缓期限的合同。

    ④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能否生效要视所附条件能否实现而定,即附延缓条件的合同。

    ⑤合同成立后效力处于悬空状态,能否生效要看合同成立时缺乏的生效要件后来能否得到补正,即效力待定的合同。

    ⑥合同成立后永远不生效,也即无效合同。

  • 116人看过2024-01-16

    (一)当事人是否具有缔约能力

    定作合同中的定作人与承揽人都必须有缔约能力。定作合同广泛存在日常生活及生产领域,定作人与承揽人均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因此行为人的缔约能力既包括公民的缔约能力,也包括法人的缔约能力。

    (二)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三)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 129人看过2024-01-16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具备一定的要件后,便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换句话说,只要是符合法定生效要件的合同,便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并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效果。

    合同的法律特征

    1、合同是两个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2、合同以产生、变更或终止债权债务关系为目的。

    3、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 110人看过2024-01-16

    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股票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 121人看过2024-01-16

    不同。

    合同成立的条件着重强调合同的外在形式所表现,只要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即可,至于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在所不问。

    而合同生效的条件主要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符合法定形式。

    (二)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原则意义不同

    合同成立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意志,体现的是合同自由原则;而合同能否生效则要取决于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体现的是合同守法原则。

    (三)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作用的阶段不同

    合同的成立标志着合同订立阶段的结束,而合同的生效则表明合同履行阶段即将开始,它是合同履行的前提,又是合同履行的依据。

    (四)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责任形式不同

    合同的成立阶段,当事人要承担的责任是缔约过失责任。所谓的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损失,则应承担民事责任。

    而合同的生效阶段,当事人要承担责任就是违约责任。所谓的违约责任,也称为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向对方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及适用定金罚则等。

    (五)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赔偿范围不同

    合同的成立,当事人承担的赔偿范围只限于信赖利益损失,信赖利益损失且仅限于直接损失,而不包括间接损失。而合同的生效,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造成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承担实际遭受的全部损失。不仅包括现有财产直接损失,还包括可得利益损失。

  • 148人看过2024-01-16

    合同签订生效后可以修改。合同双方都同意修改合同才可以。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一般来说,修改合同可以通过签订补充协议或者是解除原合同重新签订合同的方式来实现。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合同的变更有三个特点:

    一是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的合同,这是合同变更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合同变更应依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

    三是合同变更是对合同内容的调整,但并未消灭原合同。

  • 118人看过2024-01-16

    合同生效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当事人缔约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内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达到非法目的等规避法律的事实。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所谓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将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时,便成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备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当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