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35人看过2024-01-22
    合同终止的方式有:
    (一)、合同的义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或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合同被解除;
    (六)、法定的或约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 141人看过2024-01-22
    违约损害赔偿的概念:
    就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或根据合同规定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它是合同责任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也是充分保护受害人利益的一种主要的补救方式。从性质上看,违约损害赔偿实际上是法律强制违约当事人给受害人一笔金钱,目的在于弥补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
  • 130人看过2024-01-22
    违约损害赔偿与其他违约责任形式的区别:
    (一)、损害赔偿与实际履行;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这两种救济方式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二)、损害赔偿与支付违约金。
    损害赔偿是一种补偿性的责任形式,支付违约金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双重属性。所以,损害赔偿通常要与实际损害相结合,而支付违约金的数额与实际损害之间并无必要联系。即使在没有损害的情况下,也应支付违约金。
    (三)、损害赔偿与采取补救措施。
    在不适应继续履行的情况下,受损方可以要求违约方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挽回损失。如在买卖合同中,如果标的物的瑕疵可以修补,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修补瑕疵,并由其承担修补所需费用。但修补后如仍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给予损害赔偿。
    (四)、损害赔偿与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后在通过恢复原状、采取补救措施等方法仍不足以使财产关系恢复原状时,才可以借助损害赔偿方法。除此之外,赔偿的范围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还包括管理、维护标的物所产生的费用以及因归还财产等本身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原则上,合同解除时损害赔偿不应包括可得利益(即期待利益)的损失。
    (五)、损害赔偿与定金责任。
    定金具有担保性质,它具有担保、证约、预付款三种作用。而违约损害赔偿则是一种违约责任形式,双方具有独立性。定金责任作为一种独立的责任形式,其适用不以实际发生的损害为前提,而且适用的是“定金罚则”。损害赔偿以损害为前提,以赔偿实际损失为限度。定金责任的承担不能替代损害赔偿。
  • 147人看过2024-01-22
    抵销的概念:
    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债务且其给付种类相同的情形,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相对人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主张抵销的债权,称为主动债权或自动债权、能动债权;被抵销的债权,称为被动债权或受动债权、反对债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一)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  
    (二)债务人的债权与转让的债权是基于同一合同产生。
  • 130人看过2024-01-22
    合同解除和合同终止的区别如下:
    (一)二者的效力不同。
    合同的解除即能向过去发生效力,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发生恢复原状的效力,也能向将来发生效力,即不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向将来发生效力,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效力。
    (二)二者适用的范围不同。
    合同解除通常被视为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对违约方的制裁。因此,合同的解除一般仅适用于违约场合。合同的终止虽然也适用于一方违约的情形,但主要是适用于非违约的情形,如合同因履行、双方协商一致、抵销、混同等终止。由此可见,合同终止的。适用范围要比合同解除的适用范围广。
    以上就是对合同解除的条件是什么,和合同终止的区别是什么问题的解答。合同在满足解除条件之后,如果当事人想解除,合同就可以解除。
  • 134人看过2024-01-22
    合同解除的情形如下:
    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协商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根据《民法典》,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
  • 134人看过2024-01-22
    合同解除的条件:
    约定解除条件和法定解除条件,其中解除法定的条件如下: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那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132人看过2024-01-22
    解除合同的条件有约定解除条件和法定解除:
    一、约定解除
    当事人协商一致而解除合同。
    二、法定解除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那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144人看过2024-01-22

    合同解除后的做法:
    (一)、如果双方尚未履行合同义务的,中止履行;
    (二)、如果双方已经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210人看过2024-01-22
    解除合同,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一)、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
    (二)、具备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不必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只需向对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解除合同:
    1、当事人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
    2、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3、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另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者以其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义务的;
    4、另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
    5、另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6。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不具备上述条件,一方当事人不能解除合同。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