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20人看过2024-01-25

    1、法定生效条件尚未成就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本款中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是合同生效的法定特别要件。合同成立后,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完成前,合同尚未发生法律效力。

    2、约定生效条件未成就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本款中,当事人附生效条件的约定是合同生效的约定特别要件。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约定的生效条件成就之前,合同尚未发生法律效力。

    3、约定生效期限未届至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本条中,当事人附生效期限的约定是合同生效的约定特别要件。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约定的生效期限届至之前,合同尚未发生法律效力。

  • 194人看过2024-01-25
    一般是有效的。订立合同时,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签字盖章择其一即可。没有盖章一般不影响合同生效,除非合同明确约定盖章并且法定代表人签字后才生效字样。
  • 146人看过2024-01-25
    打印的合同公章不生效,但能体现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因为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产物。公司公章是打印的行为,在其证明公司方的意思表示的证明力方面将存在瑕疵,除非公司方面明确承认该打印的公章是有效的,或者除公章外还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亲笔签字的。否则该合同的效力将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 261人看过2024-01-25
    合同的名字写错了,不能证明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本人,合同是无效的,合同名字签错了,应该重新签订合同。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
  • 194人看过2024-01-25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购车合同只要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并且合同的内容符合规定的,不存在欺诈等行为时,没有盖章也是有效的。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 132人看过2024-01-25

    可以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因不可抗力致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要债务,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5)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

  • 138人看过2024-01-25

    双方合同撕毁算失效吗

    撕毁合同不是解除合同的方式,但从证据角度,合同撕毁后,一方不承认合同内容,主张合同内容的一份就有败诉风险。

    1、双方分别持有的合同都被撕毁,如未履行且一方拒不承认的,视为未签署过生效合同;

    2、双方分别持有的合同都被撕毁,如果已经实际履行,视为事实合同关系,有效。

    一方故意撕毁自己保存的合同书,不负法律责。但合同是存在的,如果一方不按合同内容履行就是违约,承担相应的违约法律责任。

  • 173人看过2024-01-25
    签订合同后,一方消失,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属于违约,守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另外,如果享有权利一方消失,导致合同义务方找不到义务履行的对象,也可以考虑采用提存等方式履行合同。提存,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的制度。
  • 167人看过2024-01-25

    符合解除条件的话短信解除合同是有效的。

    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五)法律依据的其他情形。

  • 189人看过2024-01-25
    保密协议的时间规定不得超过两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签订竞业协议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