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100人看过2024-01-27
    1.股权转让后原股东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债权债务仍然由公司的全部财产承担,因为公司的主体资格没有改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转让股权应当进行变更登记。
    2.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3.股东不按照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27

    大股东不分红,可以召开股东会。根据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如果股东会决议不分红且属于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根据规定,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要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 100人看过2024-01-27
    可以。
    虽然《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可以投资设立公司,但全国各地工商部门允许有投资能力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投资设立有限公司(一人公司除外)。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 220人看过2024-01-27
    对于公司来说,股权的转让也分以下几种情况,当然,公司转让股权,存在很多种可能,市场反应也不尽相同。

    (一)公司有计划的转让股权可以改善财务结构,提升现股东每股权益,那么可能构成利好。

    (二)公司经营出现问题,重要股东减资,转嫁投资风险,那么可能构成利空。

    (三)上市公司转让子公司股权是利空,还是利好,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看是对什么人转让。

    (四)要是定向转让,引入大资本,那就是利好。

    (五)要是对不定向人转让,那就是缺钱才转让股权,说明缺钱,就算利空!不过缺钱的股权转让本身增加了上市公司的流动资金,增强了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也有利好的成分。

    总之,如何分析股份转让是利好还是利空,首先从资金链这一方面来分析是属于利好还是利空,再根据收益来确定最终结果。股权转让可能会给公司增加一笔投资收益.但是,短期内对股价也有一定影响.股市有风险,投资还需谨慎。

  • 100人看过2024-01-27
    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股东,也可以不是股东。由谁担任法定代表人由股东(或股东会)决定。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根据公司章程赋予的权限行使职责。法定代表人对股东(或股东会)承担责任和享有权利。因此,非股东法定代表人应与股东(股东会)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如果没有签订聘用合同,则存在很大风险。比如:公司做了违法的事或者在外欠债,执法部门或债主一定到公司找法定代表人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公司内部出了问题,股东(股东会)也会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果有职有权,对公司进行实际管理,公司有没有问题自己心里是清楚的,反之,如果只当挂名的法定代表人,则肯定是陷阱,应小心。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安排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不合法的。自己不愿意当这个法定代表人可以要求你老板变更法定代表人。如果老板拒绝变更法定代表人,又没有正当的理由说服你接受这一聘任,你可以到工商行政部门申请撤消对你的聘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保管的公司档案中肯定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签名,这个签名如果不是你的亲笔签字,这个文件就是无效的,聘任你为法定代表人也是无效的。
  • 100人看过2024-01-27

    股东分红是以未分配利润。净利润是股东权益,但企业为了保证下个周期的再生产,当期净利润中会按一定比例提留下一部分投入生产。

    股东分红怎么分:

    1.首先要明确,分红时各个股东应该按照其所占公司股份的比例来决定分红的比例。

    除此之外,一家正规公司的分红,并不是以所取得的净利润的多少来分的,而是根据自己公司发展的需要,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公司发展的资金,剩余的部分才拿来作为分红的。

    2.关键看你们的分红方式。但是无论如何你们都应该先决定要分多少钱,然后再根据你们所占的股份比例决定各自应该分得的钱。

    需要明确的是,能得到分红的前提是企业能够盈利,因此,企业是否盈利或者真的盈利是很关键的,鉴于此种情况,不建议签订分红比例协议,可以签订固定收益性质的协议。

  • 100人看过2024-01-27

    可以。

    股东出资是否到位与股权转让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行为,股权转让与出资是否到位没有关系,出资不到位由公司设立时的原出资股东相互之间承担连带责任,股东出资不能抽回和撤销。需要注意的是,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只要股权转让协议里说明A转让给B的股权是业已实际出资的部分,且若因A尚未出资部分引起B的损失,B可向A追偿即可。B以50万元购买A持有的公司20%股权,这部分股权A已出资,B当然不需要再出资。但要注意,税务机关可能会关注股权转让协议定价的基准以及价格是否为公允价值。

  • 100人看过2024-01-27
    股东和出资人的区别如下:
    投资者是指投入现金购买某种资产以期望获取利益或利润的自然人和法人。广义的投资者包括公司股东、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狭义的投资者指的就是股东。在金融市场中,所谓投资者是指在金融交易中购入金融工具融出资金的所有个人和机构,包括存款人,出资人在验资时称为投资者。投资者一般具有个人倾向呈保守型交易以基本分析为主风险负荷小、对信息的依赖较小等特征。
    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
    1、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股东作为出资者按其出资数额(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2、股东之间关系上,股东地位一律平等,原则上同股同权、同股同利,但公司章程可做其他约定。
  • 100人看过2024-01-27

    原始股东跟一般的股东不一样,它从公司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就投资了,跟一些后来的股东再投资完全不同。

    主要的区别是发行人和购买价格不同。原始股一般是公司的员工或者创始人持有,价格会在公司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所不同,一般购买得越早越便宜。随着公司的壮大,公司的升值,购买的价格也会升高。普通股则是公司上市后,在证券交易所流通的流通股,需要在证券交易平台上购买,一般流通的股票价格要高于原始股。毕竟原始股包含公司的福利成分。

    原始股东会比一般股东享有更多公司的权益,像增资优先认购权。

  • 300人看过2024-01-27
    在我国公司法上并没有最终受益股份的概念,实践中有时用来指穿透后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权/股份。比如A持有B公司50%股权,B持有C公司80%股权,则A间接持有C公司股权比例为50%*80%=40%。但是,从法律上讲,A不是C的股东,不能直接说A持有C公司40%股权。在基于央行235号文的受益人所有人识别(拥有或超过25%公司股权或者表决权的自然人),最终受益人要承担股东的责任,因此最终受益人所持有的股份就是最终受益股份。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