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129人看过2024-01-01
    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则股权质押一般需要其他股东同意。质权是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并且股权在质押后,未经质权人同意,出质人不能擅自进行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三条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 498人看过2024-01-01

    需要承担退股前的债务。

    如未在退股前签订退股协议,则将承担债务责任的风险。签订了退股协议,则无需承担债务。退股协议是退股人请求公司到工商局进行变更登记的书面依据,也是公司进行变更登记的必要文件。退股协议是指在公司存续期间,股东基于特定事由退出公司,不再享有股东权益而同公司签订的协议。没有退股协议书,股东不能退出公司,或者会被视为没有退出公司,退股之后公司发生的新债务,债权人仍会向退股人主张债务;没有退股协议书,股权转让之前所产生的债务,退股人仍将会承担赔偿责任。确认股东退出公司,不再承担退股后公司所产生的债务,保障退股人的权益;股东将股权转让给他人,退股人不再承担退股前公司所负债务

  • 212人看过2024-01-01

    一、股东出资不足,怎么处理?

    当股东出资不足时的处理办法:

    一)、减资。适用于股东拒不补缴相关出资欠款的情形;

    二)、替代出资、追偿债务。即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二、股东大会的职权有什么?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

    3、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

    4、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5、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

    6、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7、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8、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做出决议。

    9、对公司发行债券做出决议。

    10、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等事项做出决议。

    11、修改公司章程,以及公司章程规定需由股东大会决定的事项。

  • 151人看过2024-01-01

    具体怎么判刑要依据具体情况由法官作出判决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超过法定出资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3、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4、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2)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3)两年内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4)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5、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 131人看过2024-01-01

    视具体情况而定。

    公司注销的,如果经过清算并偿还公司债务后还有剩余财产,如果公司将剩余的财产分配给股东的,则获得财产的股东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如果公司清算偿还债务之后没有剩余财产可分配的,则不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具体情况是:

    清算过程中需要交纳流转税、其他相关税种;

    确定清算所得后需要按照清算所得交纳企业所得税;

    向股东分配剩余资产,股东还要交个人所得税。

  • 572人看过2024-01-01

    1、行使股东知情权,要求查阅公司账册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

    2、公司盈余分配诉讼(股东分红权)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3、行使股东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定期会议应当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按时召开。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当召开临时会议。

    4、行使监事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检查公司财务;对公司高管提出罢免建议;对执行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但是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5、行使股东解散权,提起解散纠纷诉讼,要求解散公司

    要注意股东必须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才有资格请求法院解散公司。

    6、股东行使退股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 123人看过2024-01-01

    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条件是:股东提起代表诉讼之前,向公司监事、董事请求提起诉讼,请求被拒绝后再提起股东代表诉讼。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48人看过2024-01-01

    与股东资格认定有关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第三十二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二)股东的出资额;(三)出资证明书编号。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 111人看过2024-01-01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
  • 316人看过2024-01-01

    一、股东损害公司利益该怎么办

    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如果发现股东滥用股东的权利损害公司利益的,股东要依法承担赔偿的责任。

    【股东禁止行为】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股东权利包括什么

    第一,股东身份权。股东对公司出资,并完成相应的工商登记手续后,股东的名字就会被写入股东名册,也就意味着对外宣告,“某某人成为某公司的股东了”。

    第二,参与决策权。成为公司股东,就意味着有权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决策公司大小事务,包括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出席股东会,行使表决权等。

    第三,资产收益权(也叫分红权)。股东出钱出力成立公司、经营公司,股东就有权在公司盈利时参与分配公司的利润,公司解散时,如果公司还有剩下的钱可以分,还有取得公司剩余财产的权利。

    第四,知情权。只要拥有公司股权成为股东,都有权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第五,优先受让和认购新股权。当公司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或者公司打算增加注册资本时,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出钱购买要转让的股权或新增发的股权。

    除此之外,股东还有退股权、以自己名义向侵犯公司或股东利益的人提起诉讼等权利。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