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317人看过2024-01-01

    1、股东是不可以自行强制解散公司的。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通过股权转让、退股两种方式退出公司。另外,在公司被依法解散的情形下,公司股东也可在依法履行相关清算程序后分配公司财产,因而股东同样可以获得实际上退出公司的法律目的。

  • 228人看过2024-01-01

    1、解散公司需要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同意。

    2、公司法对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股东条件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必须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才有权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法定理由为“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 147人看过2024-01-01

    1、若股东负有清算义务,则承担

    清算程序违法,照成债权人损失的,应当以清算组为被告。如果股东负有清算义务的,可以起诉原股东

    2、有限责任公司清算组成员是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清算组的成员是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实践当中,经常会遇到当我们代理某公司起诉另一公司时,委托人并不知晓被告公司的存在与经营情况,一个公司什么时候解散的,是否是进行了清算更是无从知晓,这给债权人维权带来了较大的举证责任。


  • 131人看过2024-01-01

    1、《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2、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第九十七条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 153人看过2024-01-01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进行清算时,如果股东未按公司章程规定履行出资责任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十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 144人看过2024-01-01

    1、有权提起代表诉讼必须是公司的股东,非股东或者起诉时已丧失股东资格的人无权提起代表诉讼。提起代表诉讼的股东资格。为防止出现个别股东随意使用此项诉讼权利,造成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疲于应付诉讼,难以专注于公司事务的管理和监督,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必要对提起代表诉讼的股东资格做出限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及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

    2、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前置条件,股东提起代表诉讼之前,应当依法先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请求,请有关公司机关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如果有关公司机关接到该请求后拒绝履行职责或者怠于履行职责,股东为维护公司利益才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代表诉讼。这是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也称竭尽公司内部救济原则。

    3、有明确的被告,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他人。

    4、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股东代表诉讼主要是针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对公司的忠实和勤勉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害的行为提起的诉讼。对于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外的其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害的,股东也可以代表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135人看过2024-01-01
    人民法院指定的清算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债权人、股东的申请,或者依职权更换清算组成员:

    (1)有违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行为;

    (2)丧失执业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

    (3)有严重损害公司或者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人民法院受理公司清算案件,应当及时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

  • 163人看过2024-01-01

    1、股东依法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一般要以公司为被告。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以公司为被告。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告知其他股东,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因此,股东依法提起解散公司诉讼要以公司为被告。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四条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以公司为被告。原告以其他股东为被告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将其他股东变更为第三人;原告坚持不予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原告对其他股东的起诉。

  • 131人看过2024-01-01

    1、解散公司诉讼提起人资格

    公司法对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股东条件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必须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才有权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2、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法定理由

    下列四种情形可以体现是股东僵局和董事僵局所造成的公司经营管理上的严重困难,即公司处于事实上的瘫痪状态,体现公司自治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全失灵,不能正常进行经营活动,如果任其继续存续下去,将会造成公司实质利益者即股东利益的损失,在这种情形下,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依法提起解散公司诉讼、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救济渠道。

    (1)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2)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3)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4)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3、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被告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被告是公司,其他股东则列为第三人,当然公司的其他股东或者有关利害关系人在解散公司诉讼中,有权利申请以共同原告的身份参加诉讼。

    4、解散公司诉讼财产保全或者证据保全的申请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时,在股东提供担保且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股东的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或者证据保全措施。


  • 140人看过2024-01-01
    按照法律规定,公司的会计账册、重要资料等应当正常设置,除不可抗力外,无论何种原因造成这些资料灭失的,将首先推定是因为公司或相关股东怠于行使保管义务造成的,如果公司对外负有债务无力清偿,又因丢失上述资料造成无法对公司进行清算的,股东的有限责任将失去基础,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