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130人看过2024-01-0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股东以其出资对公司承担责任,如果股东履行了出资责任的,转让股权时对公司债权债务不产生影响。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00人看过2024-01-05

    1、决策机构

    即由两个以上的董事组成的集体机构。它是公司对内执行业务、对外代表公司的常设理事机构,向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的职权主要有:代表公司对各种业务事项做出意见表示或决策,以及组织实施和执行这些决策;除股东大会决议的事项外,公司日常业务活动中的具体事项,均由董事会决定。

    2、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是由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3、监督机构

    监督机构,就是指对董事会执行的业务活动实行监督的机构。它是公司的常设机构,由股东大会从股东中选任,不得由董事或经理兼任。监事会的职权主要有:列席董事会会议,监督董事会的活动,定期和随时听取董事会的报告,阻止董事会违反法律和章程的行为;随时调查公司业务和财务情况,查阅帐簿和其他文件;审核公司的结算表册和清算时的清算表册;召集股东大会;代表公司与董事交涉或对董事起诉。

  • 113人看过2024-01-05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130人看过2024-01-05

    股权转让和公司债务是有联系的;

    股权转让是股东时间就股权的转让,是公司所有权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和交易,而公司债务是公司作为市场主体拖欠的其他方的债务,公司如果负债会影响股权转让的价格。

  • 100人看过2024-01-05

    冒签股东的签名,如果是实施诈骗活动的,构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100人看过2024-01-05

    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依法享有分红权、决策权、表决权、提案权、知情权等多项权利,其中知情权是基本权利。真正意义上实现这些权利,知情权无疑是前提,因为股东只有充分了解公司的相关信息后,才能做出相应的判断,从而行使和实现所有股东的权利,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如果股东不能理解公司的信息,或者他们所知道的只是零碎的、模糊的,股东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其他股东的权利也就无法实现。在股东知情权的司法实践中,权利主体的资格,即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是一个难题。不合格的原告主体往往是股东知情权诉讼中被告的抗辩事由之一。

  • 193人看过2024-01-05

    期权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与经营管理者签定合同,承诺经营管理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即股份期权的有效期)按固定的价格(即行权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企业股份。对于上市公司,授予经营管理者的股份期权总量原则上不超过企业原有总股本的5%和流通股的10%。股份期权的有效期从股份期权授予日起开始计算,原则上不超过8年。股份期权被授予人过期没有行权,则自动失效。股份期权被授予人中,高级管理人员行权所获得的股份,在任期间不得转让。

    离任经审计确认无弄虚作假行为,3年后方可转让其所获得的股份;其他人员行权所获得股份的转让不受限制。该种持股方式适用于上市公司和计划上市的高科技、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股份公司;行权后获得的股份,属于限制转让的,由企业董事会托管;股份期权可以继承,但不得转让;企业送股、配股或拆细股份时,应对尚未行权的股份期权作相应调整;企业的控股股东发生变化或者与其他企业合并,应提前告知股份期权被授予人,经企业同意允许股份期权被授予人提前行权。

  • 343人看过2024-01-05
    原始股解禁规定主要有,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 145人看过2024-01-05
    股东缴纳出资不需要验资了。2024年3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修订后,注册公司不需要验资报告了,转而采取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章程的方式。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 175人看过2024-01-05

    期权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与经营管理者签定合同,承诺经营管理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即股份期权的有效期)按固定的价格(即行权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企业股份。对于上市公司,授予经营管理者的股份期权总量原则上不超过企业原有总股本的5%和流通股的10%。股份期权的有效期从股份期权授予日起开始计算,原则上不超过8年。股份期权被授予人过期没有行权,则自动失效。股份期权被授予人中,高级管理人员行权所获得的股份,在任期间不得转让。

    离任经审计确认无弄虚作假行为,3年后方可转让其所获得的股份;其他人员行权所获得股份的转让不受限制。该种持股方式适用于上市公司和计划上市的高科技、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股份公司;行权后获得的股份,属于限制转让的,由企业董事会托管;股份期权可以继承,但不得转让;企业送股、配股或拆细股份时,应对尚未行权的股份期权作相应调整;企业的控股股东发生变化或者与其他企业合并,应提前告知股份期权被授予人,经企业同意允许股份期权被授予人提前行权。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