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100人看过2024-01-17
    成本法是将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视为两个彼此独立的会计主体,投资方所能获得的投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因此,投资方只有在收到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或对利润或现金股利的要求权实现时,才确认投资收益。

    成本法有简单成本法和复杂成本法之分,其区分标志在于确认投资收益时是否考虑清算股利问题。所谓清算股利,是指以资本发放的股利,其实质是投资的收回,因此,清算股利只能冲减投资成本,不能确认为投资收益。制度和准则要求,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这正是复杂成本法下确认投资收益的基本原则。这条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当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现金股利未超过其累积实现的净利润时,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为累积分得的现金股利;其二,当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现金股利超过其累积实现的净利润时,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只能是应享有的累积净利润,超出部分视为清算股利,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在具体应用这项原则时,由于我国目前实务中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通常是在下一个会计期间才进行利润分配,也就是净利润与现金股利正好相隔一个会计期间,因此,持续经营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清算股利转回等特殊问题,以下分投资年度和投资以后年度两种情况予以说明。

  • 100人看过2024-01-17

    1.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

    股东对由股东(大)会决定的事项有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权利,行使表决权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参与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股东可以亲自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行使表决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丁规定,股东有权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选举自己信任的,符合任职资格的董事或监事。同时,股东本人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公司董事和监事的任职资格,也有权被选举为公司的董事或监事。

    3.依法转让出资或股份的权利

    股东出资后就不允许再抽回出资。股东要想退出公司,只能将自己的出资或股份转让给他人,不转让是没法退出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将出资转让给公司股东以外的人,公司股东享有优先受让权。股份有限公司没有此限制。这主要是因为有限责任公司除了“资台”外,更加体现“人合”的特点。

    4.股东知情权

    股东知情权是让股东对公司重大事项有了解的权利,这是股东参与公司重大事项决策、行使权利的前提。

    就公司的经营管理来说,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台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但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扫起15日内书面答复股东井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由此可以引出,公司拒绝股东查阅会计账簿的,股东有诉讼的权利。股东就此起诉时,人民法院应当立案受理,如果公司不能证明股东查阅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人民法院不能判决股东败诉。

    5.盈余分配权和公司剩余财产分配权

    盈余分配权是股东权利最核心的内容,因为股东投资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盈利。盈余分配比例一般按照股东出资比例或所持股份比例,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不按照出资比例进行盈余分配,可以自行约定盈余分配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公司意思自治原则。但股份有限公司则不可以如此自行约定,只能按股份比例实行盈余分配。有的股东在中途退出公司时,也要求分配公司财产,这种要求并不符合法律规定。股东中途退出,只能转让股份,而不能分配财产。

    公司剩余财产分配权只能在公司解散时行使,对以公司的全部财产清偿全部债务后的剩余财产,股东有权按照出资比例分配。

    6.对公司新增资本的优先认购权

    公司新增资本或发行新股时,现有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或持股比例认缴公司新增资本或发行的新股而不是股东的人,则没有这种优先认购权。同时,这也是股东优先权的表现形式在很多情况下,新增资本或者发行新股,会给股东带来很大利益。因此,保证股东优先购买,体现了法律对股东权利至上的认可。

    7.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和特定情形下召集主持股东大会的权利

    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公司法》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的标准降低了,由以前“代表1/4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方能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修改为现在的“持有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就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 100人看过2024-01-17
    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回购股权涉及减少股东姓名、变更公司章程或公司减资事宜的,需要召开股东会,并经过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表决通过,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依照公司章程处理。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00人看过2024-01-17
    应该缴纳的税都要按照法律缴纳应该缴纳的费用,虽说是0元转让,但有可能是负值等等,千万不要在接受股权的同时,忘记缴纳税款,应缴的就是个人的所得税,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企业股权转让是需要交印花税的,税率一般为万分之五;因为股权是别人转让的,所以属于财产转让所得,比如,股权、建筑物、机器设备、汽车、轮船等等其他的财产取得的所得,会按照转让财产的收入减去财产原来的价值和一定的合理费用之后,计算需要缴纳多少的个人所得税,一般财产转让的税率为20%。但是如果企业的股东需要转让股权,那么就会涉及到企业的所得税,应该缴纳的税是股权转让的收入减去股权计税成本后的余额。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呢,则会按照20%征收,如果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则减少到15%征收。
  • 100人看过2024-01-17
    股权投资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2、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
    3、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
    4、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 100人看过2024-01-17

    1、需拥有大量资金。

    2、能够承担较高的风险。

    3、资金投资期限需保证。

  • 100人看过2024-01-17

    股权私募基金的设立流程如下:

    1、申请设立投资公司;

    2、确认和通过各种必要文件(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章程、工商注册的文件等)和申请政府支持计划;

    3、建立营业执照及银行账户;

    4、外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操作和实施;

    5、对投资项目及投资方信息进行尽调;第六,投资和公司财务监管。

  • 100人看过2024-01-17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调整的内容有:

    (1)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的差额带来的损益影响,这里的影响典型的有两种形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带来的折旧摊销的损益影响、存货带来的损益影响。如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库存商品账面价值8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本期对外出售20%,净利润就应该调减(100-80)×20%=4万元,要特别注意,这里是对外出售了多少就调整多少,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则是没有对外出售的才调整。

    (2)投资企业、被投资企业会计政策不同带来的损益影响;

    比如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被投资企业有不同的折旧年限,那就各自算一个折旧,然后以投资企业为标准进行调整就是。

    (3)顺流、逆流交易导致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影响;

    如投资企业把80万元的商品以100万元卖给被投资企业,本期对外出售20%,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就要调减(10-80)×80%=16万元,要调的是未对外出售的,未来年度出售剩下的80%的时候,还要调增回来。这与(1)是显著不同的,一定要注意区分!

    以上就是权益法核算前提下,对被投资企业净利润的调整项目,注意,是考虑了内部交易的,顺流、逆流的。


  • 100人看过2024-01-17

    全资子公司是指只有一个法人股东的公司。全资子公司指的是完全由唯一一家母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子公司。母公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设立全资子公司:

    第一种是,从头开始成立一家新公司并修建全新的生产设备(例如工厂、办公室和机器设备等)

    第二种是,收购一家现有的公司并将其设备纳为己用。

    1、公司要成立子公司的,属于投资行为,公司章程有规定的,按章程规定处理。公司章程没有约定的,则依法处理。

    2、如果股东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或者也可以召开股东会,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 100人看过2024-01-17

    认缴出资额和实缴出资额有什么区别:

    认缴出资额是指公司各股东承诺应向公司缴纳的资本数额,各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之和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后就是公司的注册资本。认缴出资额应该在公司章程里明确记载。

    实缴出资额就是各股东按照章程规定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实际缴纳的出资额。

    认缴出资额和实缴出资额有什么区别

    2024年3月1日前公司注册登记既要登记注册资本(认缴额)也要登记实收资本(实缴额)。公司法修订后公司注册只登记注册资本,不再登记实收资本,所以注册登记时不要验资报告了。

    这是登记制度的改革,过去是"实缴登记制",实缴资本到位才能登记设立。现在是"认缴登记制",股东认足出资额就能登记设立。

    但是,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的。而且无论是"认缴登记制"还是"实缴登记制",股东都要"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公司法第二十八条)只不过工商局登记不登记的区别。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