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126人看过2024-01-22

    1、股东依法享有参加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参与公司收益分红、参与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2、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3、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4、公司解散时,股东享有依据出资比例或者持股比例分配剩余财产的权利。

  • 295人看过2024-01-22

    (一)股东的权利

    1.公司章程规定的权利。

    2.临时股东会的提议召集权

    3.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直接索赔权。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股东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

    5.收益权。股东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规定获取红利,分取公司终止后的剩余资产。

    6.强制解散公司的请求权。

    7.优先权。股东在公司新增资本或发行新股时在同等条件下有认缴优先权,有限公司股东还享有对其他股东转让股权的优先受让权。

    8.知情质询权。

    9.决策表决权。

    10.股东代表诉讼权。

    (二)股东的义务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

    2.按时足额缴纳出资,不得抽逃出资;

    3.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4.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149人看过2024-01-22
    不一定需要合并报表。因为只有控股合并才会形成母子公司关系,才会有合并财务报表,才会和长期股权投资联系在一起。只有控股合并才有合并报表的说法,因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最终合并后只剩下一家公司存在,这家公司在以后年度编制自己的报表就可以,不必编制合并报表了。
  • 112人看过2024-01-22
    公司股东,股东人数变化涉及到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化,当然要通过股东会决议修改公司章程了,股权结构是公司章程里很重要的内容。股东变更需要到工商局备案,公司章程的变更也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处理。如果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新股东是基于是股权转让入股,不仅需要签署相应的协议,而且需要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 109人看过2024-01-22

    现阶段我国公司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立法上没有对隐名股东作出明确的定义,仅对普通股东作了相关规定,对于是否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理论界也颇有争议。实践中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为“形式说”,认为隐名股东因未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中记载,故不具备普通股东的形式特征,故不认可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

    另一观点为“实质说”,认为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实际出资;二是不存在规避国家强制性法律规定的情形,如利用国家对某些特殊群体的优惠政策,规避法律对主体的限制等。

  • 114人看过2024-01-22

    1、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7、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9、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 105人看过2024-01-22

    生效条件在股权转让合同中的效力认定?

    合同签订时总离不开生效条款,股权转让合同也不例外。那么股权转让合同的当事人所约定的生效条件都一概具有法律效力呢?实践中,往往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很多股权转让合同中,往往给股权转让合同附加某些限制条件和要求,那么这些限制性的条件和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达到股权转让合同附条件生效的目的呢?

    答案往往是否定的,一方面,传统法律理论对股权转让合同所附加生效条件提出了一些限制要求,凡是违反这些限制性要求的内容在法律上是不具有法律效力。另一方面,股权转让合同的自身特点也对股权转让合同当事人所约定的生效条件提出了一些更为严格的限制。例如股权转让方不得将要求受让方同意放弃部分股权权能作为合同的生效条件。因为股东权的概括转让原则决定了股东权利转让的效果与一般财产(包括物权或者债权)的转让效果稍有不同。

    因此,对于实践中所出现的股权转让合同中当事人所约定的五花八门的生效条件效力的判断不能笼统地认定,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首先要坚持合法原则。约定的生效条件内容如果违反法律强行规定的一律无效。对于这点,司法实践当中基本不存在的操作上的困难。其次,在合法前提下要坚持逻辑合理原则。实践当中,有的当事人依据法律约定了一些生效条件。虽然这些生效条件本身的内容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但由于其实际操作上存在逻辑矛盾而可能被认定无效。

    股权转让合同所约定的生效条件认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其往往还会涉及到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规定。因此,对股权转让合同所附加的生效条件不能笼统进行立法或者作概括的规定,应有法院他法律、法规并结合具体案件来加以区分认定。

  • 105人看过2024-01-22
    公司法人给个人担保贷款,对公司有影响,根据《公给司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 109人看过2024-01-22

    《公司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本文所称的有限公司不包括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

    我国目前没有无限责任公司或两合公司(个人独自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虽然承担无限责任,但不能称公司),注册资本也采用实收资本制,即公司注册资本必须一次实际到位(外商投资企业除外,允许注册资金分批到位),但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公司经营所负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是有条件、有前提的,即只有公司股东依法设立公司时注册资本全部实际到位,且事后没有抽逃资金的情况下才承担有限责任。

    名为有限责任公司实为自然人的独资企业,企业主应当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因股权转让导致股东为一人,在6个月内既未吸纳新股东,又未进行企业性质变更登记的,该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116人看过2024-01-22
    自然人或法人基于对公司的投资行为,公司成立了,投资人就成为公司的股东,也就享有了股东权利,简称为股东权或股权。股份或出资转让了,就失去股东身份,就失去股权。只有在公司中的投资人才称为股东,在公司形式以外的经济组织中如合伙企业等投资人不称为股东。那么股东在公司中享有哪些权利呢?下面主要谈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利的内容。我国《公司法》第4条“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