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股权纠纷
  • 206人看过2024-01-29
    公司收购自己的股份原则上不可以收购,但在下述情况下公司可以收购本公司的股份:
    一是公司为减少注册资本而消除股份时可以收购。公司发展到一定时期,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比如公司预定资本过多,公司资本与现有财产不平衡,亏损过大等,为了使资本与财产相平衡就需要减少注册资本,确保公司资本的真实性原则。公司就可以把一部分股份回购。需要说明的是公司进行减少注册资本必须按照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进行,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在收购本公司股份后,应当自收购之日起10日内注销。
    二是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时可以收购。公司收购是资本重组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公司的扩大生产及经营活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所以法律允许收购。采取这种形式的收购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且在收购本公司股份后,应当在6个月内转让或注销。
    三是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可以收购。法律允许这种情况主要是便于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创造力,对公司发展有利,对社会稳定有益,并不违反公司资本充实原则。采取这种形式的收购也要经股东大会决议。为确保证券市场稳定,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时,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为确保公司资本充实原则,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收利润中支出,且所收购的股份应当在1年内转让给职工。
    四是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可以收购。这是从维护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作出的一项规定,但为维护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司的稳定发展,并确保公司资本的充实原则的法律要求。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依照规定收购本公司股份后,应当在六个月内转让或注销。
  • 178人看过2024-01-29
    公司可以收购股东股份
    公司能够在下列情形下回购股东股权。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20人看过2024-01-29
    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的区别
    1、变更方式不同
    股权收购因为股东变动须在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而部分资产收购不需要办理工商变更手续,如果收购的资产属不动产,须到房产部门办理过户。当然,若是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资产,被收购企业须在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2、承担债务不同
    股权收购后,股东应按股权比例承担相应比例的债务,而资产收购后目标公司的原有债务仍由其承担。
    3、税收不同
    股权转让后,由股东缴纳增资部分的个人所得税,而资产转让后,由目标企业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等。
    4、受影响的第三方不同
    股权收购中,影响最大的是目标企业的其他股东,而资产收购中,影响最大的是享有该资产权利的人,如担保人、抵押人、商标权人、专利人等,资产的转让须得到相关权利人的同意。
  • 252人看过2024-01-29
    在企业收购所采取的方式上可以分为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
    所谓的资产收购,是指收购方以只要当事人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允许股东自由确定股权转让价格。我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除了对国有股权的转让估价作了限制性规定外,对于普通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并未作具体的规定。在实践中,普通股权的转让价格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确定:
    (1)当事人自由协商确定,即股权转让时,股权转让价款由转让方与受让方自由协商确定,可称为“协商价法”。
    (2)以公司工商注册登记的股东出资额为股权转让价格.可称为“出资额法”。
    (3)以公司净资产额为标准确定股权转让价格,可称为“净资产价法”。
    (4)以审计、评估的价格作为依据计算股权转让价格,可称为“评估价法”。第五以拍卖价、变卖价为股权转让价格。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常见而普遍的方式,中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通过法定方式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
  • 146人看过2024-01-29
    股权收购与资产收购的联系如下
    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并购是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
    两者的区别在于:
    首先,收购属于并购的一种形式;
    其次,并购除了采用收购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兼并的方式,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是指两个独立的法人兼并和被兼并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合二为一,被兼并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消亡其财产和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概括转移于实施并购公司,实施兼并公司需要相应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然而收购则是收购者取得了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目标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并不因之而必然消亡,在收购者为公司时,体现为目标公司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
  • 954人看过2024-01-29
    股权激励对股价的影响如下
    (1)股权激励草案出炉后,公司股价的超额收益会有所提升。但因存在着激励方案终止的风险,股价提升并不会特别明显。
    (2)股权激励方案授权,授权后3个月公司股价超额收益相对前3个月提升非常明显。
    (3)股权激励方案出炉的当年(业绩考核的基数年)公司业绩会有所保留,部分公司年报业绩增幅相对上一年会出现下降,公司股价超额收益在年报公布后会有所降低。
    (4)激励方案获授权后的第一个考核年,激励的效应会明显反应到公司业绩上,公司业绩开始释放,会有较大增幅。
    (5)在公司第一个考核年年报过后,激励效应会开始递减,公司股价超额收益走势会相对平坦。
    (6)行权条件相对严格的激励计划,其股价平均涨幅高于行权条件。
    (7)激励股票数量占公司流通股股本比例越高,股价在预案公告后上涨的幅度越大。
    (8)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如果高管人均薪酬太高,公司的收益率较低。
  • 252人看过2024-01-29
    转让股权涉及到三种税收,印花税,个人所得税,还有一个是企业的所得税。受让方税收主要有三种: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1、印花税股权转让要签股权转让合同或协议,而法规规定交易合同是需要贴花缴纳印花税的;印花税是对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的双方征收的,双方都需要缴印花税;
    2、增值税实务中,最常见的股权转让是个人或企业作为持股主体,转让自己持有的未上市企业(公司与合伙企业)的股权。
    3、企业所得税股权转让的税收中,增值税针对上市公司,印花税是小头。
    4、个人所得税的持股主体个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 241人看过2024-01-29
    进行申购后在申购日当天结束之后之后会发送新股配号给投资者,表示新股申购成功,不过这并不是表示已经中签了,中签还需要等待中签号的公布。
    对于申购新股有着条件和规则,必须持有相对市场的超过1万元的市值,没有创业板开通权限的还需要开通创业板不然不能够对于这一市场股票进行申购。满足这些条件之后在申购日可以在盘面或者盘中向购买股票一样进行买入,这里一定要清楚进行申购的时候一个身份证下的账户只能够一次申购,并且是申购后不能够进行修改和撤单。
    通常新股申购的被作为T日,这一日之后的第二天进行中签号的公布,将进行申购后获得的新股配号与之比对就可以看到结果自己是不是中签,这是细致人会去做的事情,而普通投资者则可能会去这么做的较少,除非是关注每天的中签号公布新闻的投资者。
  • 1350人看过2024-01-29
    股权登记日买入股票次日可以分红
    股权登记日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利或进行配股时规定一个日期。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或召开股东大会的时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主体可以参加分红、参与配股或具有投票权利,定出的这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
    登记日当天买入的,有权参加分红。股权登记日之前持有的股票,就能得到赠送的分红。只要你在股权登记日收盘的时刻拥有该公司的股票,你就能被券商系统登记,在次日就可以得到分红。
  • 158人看过2024-01-29
    股份公司能收购本公司股份
    股份公司一般股份转让以便于流通为原则,相比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存在更大的自由转让空间,那么股份公司能否收购自己的股份呢?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公司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的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属于其他情形的,应当在六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
    公司给员工激励收购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当中支出;所收购的股份应当在一年内转让给职工。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的权利标的。
    因此,我们看出我国法律对股份公司收购的股份情形,数量、资金来源均有严格要求,所以大家在经营过程中不要任意的进行收购。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