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人看过2024-01-25
工商股权变更需要的材料:
1、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或者是《企业法人备案申请表》。
2、由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3、召开股东会所作出的股东会决议或是股东的书面决定。
4、股东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书。
5、新股东的身份证明。
6、公司股权变更后的章程修正案。
7、公司营业执照副本。
-
215人看过2024-01-25
1、股权变更一般没有具体时间规定,只要符合条件,即可在股份转让合同办理工商变更后生效。虽然法律并没有规定股权转让生效要件,只制定限制条文,并不能从实体上否定股权转让效力。所以按一般规定,自工商变更后生效。
2、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
240人看过2024-01-25
1、股权查封后可以增资。所谓股权冻结一般只是限制股权转让,并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也不影响股东的其他权利,而增资从法律上看,对被冻结股权的价值也不产生减少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是可以增资的。
2、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
126人看过2024-01-25
1、法条中并未对质押合同的期限有所限制。这就代表,股权质押合同期限可约定协商,并以协商的期限为准。
2、股权质押合同,为双方当事人协商订立的质押合同,法律作为调控主要问题和预防问题的作用并不会将合同的所有订立都规定约束。也就是说,合同本着约定有限的原则,其约定的合法内容都是有效的。
-
170人看过2024-01-25
1、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
136人看过2024-01-25
可以请,股权纠纷相对来说专业性比较强。股权纠纷是指在公司存续过程中,股东通过不断行使各种权利来推动公司的运作,股东之间或股东与非股东之间也时常发生股权转让的情况,由此而引发的股权争议案件,并且逐步成为公司法案件的主要类型之一。公司股权纠纷主要分为四类,即股东出资纠纷、股权确认纠纷、股权转让纠纷、股东权利纠纷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公司股权转让纠纷、股权确认纠纷。在司法实务中,股权纠纷主要发生在投资和转让两个环节。
-
141人看过2024-01-25
主要条款:
1、定义条款
2、先决条件条款,指只有当其成就后,收购合同才能生效的特定条件。
3、陈述和保障条款,目标公司或者收购公司保证自己不会就合同他方关心的问题进行虚假陈述,如果出现虚假陈述,应该承担责任。
4、介绍转让的资产和股权的条款,该条款主要是说明收购交易的标的。包含:价格、支付期限和股权或资产移转、支付方式等。
5、支付条款,包含:价格、支付期限和股权或资产移转、支付方式等。
6、过渡期安排,指收购合同签署之日至股权或资产转移之日的期间,
7、违约责任。收购合同应该对违约责任进行具体、细致、操作性高的约定。
8、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条款,法律适用包括收购合同的签署、履行及解释的法律适用。
-
252人看过2024-01-25
1、双方协商,把股份置换成经济补偿,这是一种方式,看能不能和对方谈好,退还对方本金再给一部分利息。这是一种比较友好的方式。
2、你们两个进行协商,看能不能让A的投资占到股份的比例小一些。比如 10 %,B 不参与管理,财务报表公开透明保证B的利益。
-
436人看过2024-01-25
公司股权不可以抵押贷款,可以质押贷款。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股权可以出质给债权人。以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
131人看过2024-01-25
1、可以先协商,协商不下可以诉讼。股权纠纷是指公司在存续期间,也就是经营过程中,股东通过不断行使各种权利来推动公司的运作而产生的股权争议案件。
2、股权纠纷的案件主要分为四类:股东出资纠纷、股权确认纠纷、股权转让纠纷、股东权利纠纷等。股权纠纷产生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利益争夺、政府职能和地方保护、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充分、盲目购并和不良购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