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知识产权
  • 159人看过2024-01-19

    获得外观设计专利的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必须具有新颖性

    新颖性是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权的基本条件,就是说,获得专利的外观设计必须是前所未有的。我国专利法规定,对新颖性的判断:其时间标准以申请日为准;其地域标准,出版物上的公开采用世界标准,使用公开采用国内标准。

    也就是说,获得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且不相近似。"不符合我国新颖性规定的外观设计,不能授予专利权。

    (2)应具有独创性

    许多国家把外观设计是否具有独创性作为是否授予专利权的一个条件。独创性主要是指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的外观设计相比应具有明显的特点,或者说"不相近似"。判断两个外观设计是否近似,应-比较使用外观设计的同类的两个产品,看他们从整体上是否相似,对于近似的外观设计不能授予专利权。

    (3)应富有美感

    世界各国对是否具有美感作为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规定是不同的。美国、英国等并不把是否具有美感作为是否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一个条件。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外观设计应当富有美感。

    (4)应适于工业应用

    由于外观设计专利的目的是促进商品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必须适于在工业上应用,即能够用工业生产的方式将外观设计置于产品之上。


  • 1182人看过2024-01-19
    人身自由内容包括: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即住宅安全权,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
    4、通信自由: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它通讯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具体指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属私生活秘密与表现行为的自由。包括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扣押、隐匿、毁弃,公民通信、通话的内容他人不得私阅或窃听。
  • 144人看过2024-01-19

    (1)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是作品的作者,即作者与该单位具有劳动关系,作者有权从单位定期领取劳动报酬,享受该单位为工作人员提供的工作条件,同时就接受单位在劳动合同范围内安排的任务,并接受单位在工作上的必要的监督和指导。

    (2)创作作品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单位的性质而提出的工作任务。

    (3)创作作品应当属于作者的职责范围,单位在作者的职责范围之外并在单位的正常业务之内派遣作者完成某些作品,除非双方有新的约定,不属于法定的职务作品。

    (4)作品基本上是依作者自己的意志创作,而不是依单位意志创作。如果是按照单位的意志创作的作品,不是职务作品,而是单位作品,即应视单位为作者的作品。

  • 125人看过2024-01-19

    (一)证明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知晓程度的有关材料;

    (二)证明该商标使用持续时间的有关材料,包括该商标使用、注册的历史和范围的有关材料;

    (三)证明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的有关材料,包括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的方式、地域范围、宣传媒体的种类以及广告投放量等有关材料;

    (四)证明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记录的有关材料,包括该商标曾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有关材料;

    (五)证明该商标驰名的其他证据材料,包括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近三年的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税、销售区域等有关材料。


  • 141人看过2024-01-19

    权利如下:

    1、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4、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5、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6、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7、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8、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9、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10、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11、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12、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13、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 163人看过2024-01-19

    作品登记申请者应当是作者、其他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和专有权所有人及其代理人。

    作者或其他享有著作权的公民的所属辖区,原则上以其身份证上住址所在地的所属辖区为准。合作作者及有多个著作权人情况的,以受托登记者所属辖区为准。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所属辖区以其营业场所所在地所属辖区为准。

    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申请作品登记应出示身份证明或提供表明作品权利归属的证明(如:封面及版权页的复印件、部分手稿的复印件及照片、样本等),填写作品登记表,并交纳登记费。其他著作权人申请作品登记还应出示表明著作权人身份的证明(如继承人应出示继承人身份证明;委托作品的委托人应出示委托合同)。专有权所有人应出示证明其享有专有权的合同。


  • 231人看过2024-01-19
    商标过户到公司名下需要六到八个月左右。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注册商标需要变更注册人的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应当提出变更申请。变更商标注册人名义或地址的,商标注册人应将其全部注册商标一并变更。国家商标局自收到转让申请文件到发出转让受理通知书的时间为十五天。自收到转让受理通知书起6-8个月时间,国家商标局对提出转让的商标进行审核。
  • 139人看过2024-01-19
    一是看他注册成功后是否自己使用,即用在自己的产品上,这种产品是否和被抢注人的产品属同类或近似产品;
    二是是否对被抢注人高价转让或高价许可使用该商标;

    三是是否直接控告被抢注人侵权,并提出赔偿请求。

    通过这几方面的分析,如果“抢注”申请人注册商标,主要不是自己使用,甚至自己并没有产品,而后高价转让或向被抢注人提出赔偿请求,我们便可以准确认定他的主观目的,就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

  • 126人看过2024-01-19

    1、冒充注册商标的使用行为,情节较严重的,会被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

    2、在类似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与注册商标或近似的文字、图形、颜色或其组合的行为;

    3、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注册商标的行为;

    4、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为商品名称的一部分使甩的行为;

    5、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在强制注册的商品上使用未注册商标的行为;

    6、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为商号申请企业名称注册以及突出使用该商号的行为。


  • 124人看过2024-01-19
    1、所侵害的标的应当在着著权法保护的范围内
    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标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的扩张,几乎涉及到一切智力劳动的创作成果。为了包容各类的创作,以及适应未来可能发展出的新的传播方式,各国著作权法一般采概括性的规定与列举式的规定相结合,以灵活运用。
    2、须为著作权法所明文保护的排他性权利
    随着著作权保护客体的扩大,著作权的权利的种类也相应增加。
    3、被害人须有著作权
    原告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首先应当证明其享有著作权。在我国,不采著作权取得须先经行政机关审查登记的制度,而采“创作”主义,作品一经创作完成,作者就取得著作权。
    4、受害人须证明对方有侵权行为,亦即侵害著作权人受法律保护的几种特别权利
    复制、展览、表演、发行等都是客观的行为,较易判断侵害是否发生。但是对于“抄袭”,即因“观念”等不受保护,须先分出“观念”以外的“表现形式”为保护的标的。
    5、被告不得以“合理使用”原则为抗辩
    著作权法既然以公益的保护为重,在某种程度内,即使是未经许可而使用作品,被告尚可以“合理使用”为理由以为免责抗辩。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