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知识产权
  • 131人看过2024-01-19
    1、发警告函
    对于侵权行为和后果不是很严重,涉嫌侵权企业不是太大,权利人可以以发警告函的形式提醒对方,要求其停止侵权。
    2、以赔偿为目标
    如果涉嫌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了较大损失,权利人准备以获得赔偿为目标起诉侵权人的话,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对方发送警告函之前,应主动、充分地准备侵权证据以及自身受到损失或对方获得利益的证据,为以后在法院诉讼过程中做好准备,占据优势地位。
    3、以诉讼促和谈
    权利人有时候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法院的一纸判决,而是为了与涉嫌侵权人进行和谈,弥补因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权利人在双方的谈判之前应明晰自己的底线,同时,也应该尽量调查清楚对方的底线,以便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以诉讼清市场
    很多时候权利人从诉讼中很难得到足额的赔偿,
    但如果不提起诉讼,侵权行为将蔓延,权利人的市场份额将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权利人不得不提起诉讼以夺回正品的市场份额。例如一个奢侈品品牌,可以容忍做工低劣的假冒品在集贸市场以白菜价出售,但决不接受高仿品在酒店和商城内销售,因为前者的消费群体不是权利人的目标群体,而后者极有可能分流了权利人的目标客户。因此,权利人即使不能从个案中获得足额的赔偿,亦将采取法律措施,甚至不惜采取刑事措施来维护其市场份额。
    5、以诉讼促合作
    有时,权利人要求涉嫌侵权人停止侵权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并不是真的要求其停止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权,而是以此为平台,促使对方与权利人和谈或调解,进而双方达成合作意向。
  • 132人看过2024-01-19
    转让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的,应当订立书面合同。权利转让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作品的名称;
    (二)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三)转让价金;
    (四)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五)违约责任;
    (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 121人看过2024-01-19
    1、独占权。指只有专利权人才有实施其发明创造的制造、使用、销售,对该专利获得享有独占的权利,任何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均不得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使用、制造、销售专利产品;

    2、许可权。即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的权利。

    3、转让权。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可以转让。但转让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并登记,经公告后转让合同才生效。

  • 131人看过2024-01-19
    (一)使用商标的主体不合法。
    主要表现:
    1.企业进行分立、合并、转制或更名等形态变化时,其商标权主体已经相应发生变化,却没有办理商标转让或更名的行为,即商标权主体“当变不变”;
    2.企业形态没有发生变化,却自行改变了商标注册人的名义的行为,即商标权主体“不当变而变”;
    3.自行将注册商标转让给他人
    并以他人名义进行使用的行为;
    4.商标许可使用不当的行为。
    (二)使用的商标不合法。
    主要表现:
    1.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颜色或其组合但仍然加注注册商标标记的行为;
    2.商标注册有效期满,原注册人没有申请续展仍然继续使用井加注注册商标标记的行为;
    3广告宣传中商标使用不当。如在广告语中,使用他人的商标抬高自己商标的知名度或者以自己的商标贬抑他人商标的行为;
    4.纯视觉意义的注册商标(如熊猫图形商标)在实际使用中混淆纯听觉的意义注册商标(如熊猫文字商标)的行为,或者纯听觉意义的注册商标{如熊描图形商标)在实际使用中混淆纯视觉意义的注册商标并造成消费者误认的行为;
    5.组合商标使用不规范的行为。组合商标使用是商标注册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注册商标的行为。
    (三)使用商标的商品或服务项目名称、范围不合法。
    主要表现:
    1.超出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范围使用其注册商标并仍然加注注册商标标记的行为;
    2.服务商标使用不当的行为;
    3.擅自改变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项目名称,或者实际使用的商品名称模糊、概念含混;
    4.共存商标使用不当行为;
    5.反向假冒行为。
    未注册商标不规范使用有哪些类型?
    1冒充注册商标的使用行为;
    2.在类似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与注册商标或近似的文字、图形、颜色或其组合的行为;
    3.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注册商标的行为;
    4.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为商品名称的一部分使甩的行为;
    5.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在强制注册的商品上使用未注册商标的声为;
    6.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为商号申请企业名称注册以及突出使用该商号的行为。
  • 125人看过2024-01-19

    (一)民法典。我国民法典规定公民、法人在商业秘密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引进中,都可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一方违反保密义务,另一方可要求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对商业秘密的定义、侵权形式作了详细规定,它是目前保护商业秘密的理想途径。

    (三)民法典。商业秘密作为一项财产权且商业活动主体地位是平等的,理应受民法的调整。

    (四)劳动法、公司法。劳动者在雇佣关系存续期间,对雇主的商业秘密有保密的义务。

    (五)刑法。我国刑法中对侵害商业秘密作了专门规定。

  • 120人看过2024-01-19
    1.及时申请注册企业商标
    企业要有超前的品牌意识,在使用商标之前或使用同时就应申请商标注册,提前保护自己的品牌,防止被抢注。然而,国内企业很少能及时申请,甚至很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也未注册。
    2.要战略性进行商标注册
    申请商标注册是“一类商品一件商标一份申请”,而一件商标可以在几十类商品申请注册,对于一家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说,仅仅在一类商品上申请是远远不够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应在与该商标类似或非类似商品类别上分别进行注册,即多类注册,对商标抢注进行有效防御。
    3、商标异议要适时充分。
    对于初步审定的商标,若企业认为系其已使用的商标,应在三个月公告期限内提出商标异议。企业提出异议时应当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他人以不正当手段抢注,且涉案商标系其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
  • 128人看过2024-01-19
    (1)由公民个人创作完成的作品,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该公民对作品享有著作权。
    (2)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该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作品享有著作权。
    华律网
    (3)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4)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
    (5)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7)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8)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9)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10)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
  • 177人看过2024-01-19
    (一)通过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途径。
    1、专利权的行政保护:
    主管机关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专利纠纷进行行政调处。专利纠纷主要包括:
    (1)专利侵权纠纷、专利权属纠纷等。知识产权管理机关受理专利纠纷案件的条件如下:
    (2)调处请求人必须是与纠纷和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
    (3)有明确的被请求人;
    (4)有具体要求和事实依据;属于知识产权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和受案范围;
    (5)当事人尚未起诉。
    2、商标权的行政保护:主管机关为侵权行为地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侵犯商标权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3、著作权的行政保护:主管机关为国家版权局和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二)通过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途径。
    1、管辖权的确定:因案件性质不同,分别由具有管辖权的法院及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提起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应满足的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136人看过2024-01-19

    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 140人看过2024-01-19

    没有期限。在作者生前或者法人、其他组织存续期间,如果出现非作者强行在作品上署名,删除作者名或非作者名,剽窃作品,不经作者同意擅自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以及对作品进行有悖于作者创作原意、破坏作品真实含义、有损作者声誉的歪曲和篡改的情况,作者可以依法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等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作者的公民死亡后,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则由其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负责保护;作为作者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或者变更后,这几项权利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负责保护。如果作者没有继承人、受遗赠人或者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其他组织的,将由国家来保护其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侵害。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