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00人看过2024-01-01
    民法典规定,著作权人投稿的行为属于要约,出版单位同意发表是承诺。但是对于报纸与期刊,往往无法与每个著作权人订立专门的出版合同。
    法律并不禁止一稿多投,我国著作权法第四百九十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15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
    著作权人如果要一稿多投,应当符合以上要求,否则就违反法律的规定。
  • 100人看过2024-01-01

    一次性医用口罩是属于二类医疗范围内的。

    卖口罩的公司经营范围可带:一次性医用口罩,普通口罩,一次性防尘口罩的销售,以及防护服,护目镜,额温枪都是可以带的,或者带一类二类的医疗器械销售即可。

    卖口罩的公司经营范围必须要带有二类医疗字眼,而且需要办理二类医疗器械备案,才可以销售口罩、二类医疗的产品。

  • 120人看过2024-01-01

    如果执行了新会计准则:

    一次性支付一年的租赁费,如果金额不大,可以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租赁费"科目。

    一次性支付一年的租赁费,如果金额加大,可以直接计入"预付账款--租赁费"科目;

    然后,按月摊销。

    会计分录如下:

    支付时:

    借:预付账款--租赁费

    贷:现金等

    每月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租赁费

    房屋租赁确认费用的分录怎么做?

    答:时间不长的,可以按照经营租赁处理;

    确认费用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实际支付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或者是现金

    如果租赁期很长,应该按照融资租赁处理;

    需要按照租赁资产来进行记账,还要计提折旧。

  • 100人看过2024-01-01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 100人看过2024-01-01

    对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

    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

  • 100人看过2024-0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24]79号)规定,其中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

    因此,如按合同约定一次性取得五年的租金收入,可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 100人看过2024-01-01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 100人看过2024-01-01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招标人应当发布招标公告,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依法必须进行施工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在国家指定的报刊和信息网络上发布。
    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招标人应当向三家以上具备承担施工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
  • 100人看过2024-01-01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01

    可以

    1、企业提供税务异常情况说明和解除税务非正常状态的正当理由。

    2、若未清缴,可通过申报表作废功能作废原有申报,再进行重新申报;若已清缴纳,纳税人可通过申报错误更正功能进行更正。申报错误更正后,系统会自动根据前后申报信息判断应补退金额。

    ①应补退金额为正,系统会自动产生应补差额税款,纳税人在缴款期限内通过缴款功能补交税款即可,但如果超过缴款期限,则需要到大厅缴款。

    ②应补退金额为负,即出现多缴纳税款情况,则请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流程。

    ③应补退金额为零,则系统自动进行应征数据调整,纳税人不需补交税款或者办理退抵税流程。

    3、办税服务厅接收申请材料,核对纳税人报送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符合的受理,不符合的驳回,并告知纳税人应补正资料或者补受理的原因(部分区域需要提供租赁合同、租赁凭证或者场地使用证明及近3个月的水电费单据)。

    4、相关部门调查核实相关情况。

    5、纳税人补充申报、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

    6、办税服务厅根据管理部门反馈情况,在纳税人补充申报、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后,解除纳税人非正常状态。

    7、对已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的纳税人收缴原税务登记证件,并重新发放税务登记证件。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