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00人看过2024-01-02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的区别是什么呢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它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额:是纳税人按“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 100人看过2024-01-02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1、当期所得税会计利润+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利润表但计税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计入利润表的费用与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抵扣的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利润表的收入与按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的收入之间的差额-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其他需要调整的因素=应纳税所得额
    2、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3、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 100人看过2024-01-02

    一、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二、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一)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

    1.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

    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四)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 100人看过2024-01-02

    附加税是根据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计算缴纳的,增值税为负数不需要缴纳,附加税零申报。

    增值税附加税是附加税的一种,对应于增值税的,按照增值税税额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其纳税义务人与独立税相同,但是税率另有规定,是以增值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的。通常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

  • 100人看过2024-01-02

    根据《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中的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城建税是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的金额计算缴纳的.如果没有缴纳这三税,就不用缴纳城建税.甚至可以认为,就是这三税有应缴数,但因资金困难,没有缴纳,城建税也是不用缴的.等实际缴纳三税时,一并缴纳城建税.

    月末不交增值税,不用做分录.

  • 100人看过2024-01-02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扣除各项最新规定的扣除标准之后的所得,扣除项目有子女教育经费、赡养老人的费用等。简单来说,这个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所以它等于就是我们需要缴税的那部分收入。对于我们来说,收入并不是每一个都要缴税的,所以要缴税的就是应纳税所得额。
  • 100人看过2024-01-0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其中,收入总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各项收入应当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
    成本、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 100人看过2024-01-02
    增值税税率的种类如下:

    (1)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以下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

    (2)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农业产品、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3)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4)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为17%。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 100人看过2024-01-02
    交个人所得税对国家的好处是什么
    1、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保证稳定的财政收入;
    2、调节收入分配,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将会逐步显现,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对个人所得征收累进税,可减少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缓和社会矛盾;
    3、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由于个人所得税一般采用累进税率,在经济繁荣时期,税收增加的速度超过个人所得增加的速度,可以自动遏制通货膨胀趋势;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期,税收减少的速度比个人收入降低的速度还要快,可阻止通货紧缩的趋势;
    4、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税,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
  • 120人看过2024-01-02

    应纳税额就是以增值额为基础计算的增值税额,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由于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抵扣不具配比性,确认视同销售的时候该销项税额相对应的进项税额(相当或者相似于成本费用)往往已予先期抵扣,计算缴纳的就是销项税额了。

    视同销售计缴销项税额,不得抵扣缴纳的是进项税额,两者之差就是增值税(应纳税额)。那么区分视同销售或者不得抵扣进项转出就取决于其行为是否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理论上是否产生增值额。当然实际情况增值额也有可能为零甚至负数,即平价或者低价销售。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