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04人看过2024-01-04

    公司申请破产的条件

    1、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2、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 105人看过2024-01-04
    没经过主管部门批准转让股权一般情况下是不违法的。若为股东之间的转让,或公司章程没有特殊限制的,则转让可以不经批准。若为外部转让的,且公司章程规定了必须经批准的,则自行转让违法。
  • 102人看过2024-01-04

    未如实出资股权也是可进行转让得,流程为:

    1、到工商局领取《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

    2、变更营业执照上的股东;

    3、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

    4、到税务局变更税务登记证;

    5、基本户开户银行办理变更银行信息。

  • 104人看过2024-01-04
    股东会决议无效的法定情形如下: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若是股东会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可撤销。股东会决议无效救济途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109人看过2024-01-04
    公司合并缩减人员应按下列方式给予补偿:如果劳动者以公司合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106人看过2024-01-04
    与解决其他纷争一样,坦诚、友好协商应是化解股东权益纠纷的最佳方式,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将宝贵的时间用在事业的拓展上,而且以协商方式化解纠纷通常还能保全事业。以协商方式解决股东纠纷时,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纠纷,还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纠纷,寻求防范和解决的方法。
  • 103人看过2024-01-04

    (1)定义条款,此条对合同条款中的术语进行定义,防范术语解释产生纠纷。

    (2)先决条件条款,指只有当其成就后,收购合同才能生效的特定条件。设立先决条件需要考虑哪一方当事人有责任促使该条件的成就,如何判断该条件成就,未成就时会带来何种后果,以及放弃先决条件对其他相关合同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先决条件条款是收购合同能够实际履行的前提。

    (3)陈述和保障条款,目标公司或者收购公司保证自己不会就合同他方关心的问题进行虚假陈述,如果出现虚假陈述,应该承担责任。该条款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收购双方预料不到的风险。对收购公司来说,陈述和保证条款是化解收购风险的最好办法。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收购公司就设置出陈述和保证条款,让目标公司就收购公司关心的问题陈述并保证自己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对目标公司来说,陈述和保证条款也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利益。

    (4)介绍转让的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的条款

    该条款主要是说明收购交易的标的。如果是国有资产,则要详细说明资产的组成、数量、坐落位置、使用年限等,如果是国有股权,则要详细说明股权的基本情况。

    (5)支付条款,包含:价格、支付期限和股权或资产移转、支付方式等。价格涉及到作价依据、价款计算方法、价款总额等。股权和资产转移主要规定转移的先决条件和期限、转移的执行等。

    (6)过渡期安排,指收购合同签署之日至股权或资产转移之日的期间,这段时间收购成败尚处于不确定状态,收购当事人在此期间需要履行约定的义务以使收购的各项条件一一成就。在此期间,收购当事人需要就重要事项的知情权、相关资产的保护、日常运营、管理人员安排及重大事项的处置权作出明确约定。

    (7)违约责任。收购合同应该对违约责任进行具体、细致、操作性高的约定。

    (8)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条款,法律适用包括收购合同的签署、履行及解释的法律适用。争议的解决方式、解决地点具有可选择性。解决方式、解决地点的不同对争议的解决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争议解决的方式是友好协商、第三方调解、仲裁和诉讼。

  • 107人看过2024-01-04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必须为股东。
  • 111人看过2024-01-04

    公司法人的基本要求有:1、依法经公司登记机关设立登记;2、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3、符合公司法关于设立公司的条件;4、法律规定的其他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五十八条

    法人应当依法成立。

    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 101人看过2024-01-04
    股权私下协议只要满足签订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条件就有效。在满足上列条件下,公司章程规定可以的也有效。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