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12人看过2024-01-12

    1、股权代持协议效力遭否定

    即使股权代持协议能够证明实际出资人和名义出资人之间存在股权代持关系,当股权代持协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仍然会被认定无效。

    2、股东身份不被认可

    代持股关系应当基于委托关系形成,委托关系为双方法律行为,需双方当事人有建立委托关系的共同意思表示,签订委托合同或者代持股协议,对未签订合同但双方当事人有事实行为的,也可以依法认定存在委托代持股关系,并以此法律关系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和义务。

    3、股权被处分

    显名股东因其未能清偿到期债务而成为被执行人时,其债权人依据工商登记中记载的股权归属,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股权强制执行。

    4、名义股东风险

    当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股权代持关系时,在实际出资人怠于履行出资义务时名义股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 110人看过2024-01-12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员工的工资薪金,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金由所在企业负责从工资中代扣,并缴纳给地方税务局。
  • 143人看过2024-01-12

    法人设立的基本条件如下:

    一、依法设立。这个依法包括设立程序上的合法和成立后组织的合法性。

    二、法人有独立的财产。只有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才能够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三、法人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以及场所。名称也就是字号。场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地方,也是企业作为民事主体的住所。

    四、法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以它拥有的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且独立承担。

    《民法典》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 105人看过2024-01-12
    开办公司,对法人的年龄没有上限规定。

    根据规定,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应该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即一般为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而民事行为能力是与年龄上限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不管年龄多大,只要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就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就可以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105人看过2024-01-12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可分期缴纳的。但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司法》第八十条,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在发起人认购的股份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45人看过2024-01-12

    法人不可以随意把股东撤掉。股东是投资人,不可以随意撤掉,可以协商退出或股权转让。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限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方式解除股东的股东资格,而法人无权自己决定撤掉。

  • 120人看过2024-01-12
    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股东,向公司实际提供了劳动并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公司可依法按月向其支付工资。
  • 154人看过2024-01-12
    新增加股东建议以增资增股东的形式办理。这样不用做股权转让,原注册资金不变,同时以新增股东的名义增资。带上营业执照、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公章到工商局领取变更登记申请书直接填写提交。
  • 149人看过2024-01-12

    股民不是股东,二者的区别:股民指从事股票交易的个人投资者。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

    股东法律地位:

    1.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股东作为出资者按其出资数额(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2.股东之间关系上,股东地位一律平等,原则上同股同权、同股同利,但公司章程可做其他约定

  • 161人看过2024-01-12

    需要准备入股协议、垫资凭证、工资协议三项证据;提交到法院,属于一般民事诉讼。走一般诉讼程序;诉讼费按诉讼标的的4%收取。可以请求由被告方承担。但要你先垫付。最后根据法院判决由谁承担诉讼费。一般是败诉方承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