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1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3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要求,最近1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最近1年销售收入在5000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1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1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企业申请认定前1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1、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而不对公司债权人直接负责,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只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2、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当公司的债务超过其全部资产时,以公司资产为限。
需要根据情况看执行董事是否为为法人代表
由于法定代表人是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的,所以由股东在上述人选中选举产生。执行董事可以担任法定代表人,并依法登记。执行董事是否是法人代表,要看情况。
1、一址多照
一址多照指的是同一个地址作为一个以上企业的公司居处注册登记,公司注册后一个地址核发多个营业执照。目前没有特别数量限制,但是这个合理性也是很难把握。
2、各地容许“一址多照”的特定状况首要包括下面一些现象:
(1)具有出资或关联企业。
(2)特定类型企业。为鼓动小微企业创业,部分省市容许特定类型企业将同一地址挂靠为多个企业居处。
(3)特定区域可以注册登记。部分省市基于招商引资的目的,容许企业注册登记。
第二类:相对持有型。这种模式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51%的股份,合伙人占34%的股份,员工保留15%的股份;
第三类:非持有型。这种模式的典型分配模式是创始人占34%的股权,合伙人团队占51%的股权,激励性股权占15%。该模型主要适用于合作伙伴团队能力互补、每个人能力较强、老板只有战略比较优势的情况,因此基本合作伙伴的权益相对平均。
网上注册公司流程:
1、注册网上注册系统用户。
申请人登陆网上注册系统,凭真实资料在网上注册系统中注册用户信息,注册的用户的相应信息与后面到现场提交材料和领取材料的人必须是一致。
2、登录系统
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服务导航栏”的“网上登记”,没有电子营业执照的企业,选择“普通登录”方式登录系统。已经持有电子营业执照的企业,选择“电子证书登录”方式登录系统。
3、选择类型
根据所办业务,选择“企业设立申请”、“企业变更申请”、“企业备案申请”或“企业注销申请”业务类型。同一企业一次只能选择一种业务类型,待申请的业务办理结束后,方可再次申请业务办理。
4、填写信息
根据提示,填写申请相关信息,如:企业设立,首先选择企业大类,填写企业名称申报书文号,然后补充完整页面上企业登记要求填写的其他信息。
5、上传文件(PDF格式)
选择所需提交的文件目录,根据目录显示对应上传已经签字(盖章)材料的PDF格式扫描件。注意的是,目录中如果缺少需提交文件名称可通过“添加材料”按钮,自行录入材料名录,增加材料目录信息。
6、查看反馈
登录企业登记系统,点击“我的业务申请”查看申请业务审查过程反馈信息。
审查意见为“驳回”的,业务信息可查看、不可修改。
审查意见为“退回修改”的,业务信息可查看、修改或者将申请的业务直接“删除”。
审查意见为“拟同意”的,表示业务处于在审核中且没有办结,业务信息可查看、不可修改。
7、现场交件
现场收到“预约材料提交时间”手机信息或查看系统业务办理状态为“已办理成功”后,打印系统生成的文书及并其他材料到现场提交规定的纸质材料。
注意:需根据要求对打印出的纸质材料进行签字盖章。
8、领取执照
纸质材料被审查同意后,领取核准通知书、纸质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
(一)公民的作品
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公民终生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从创作完成之日起,截止于公民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公民之间的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一个创作人死亡之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没有发表的,不再享有保护期。
(三)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获取报酬的权利,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之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享有保护期。
(四)出版者享有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保护期为十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五)表演者的身体权、保护演出形象不受歪曲权不受限制许可现场直播、公开传送其表演、录音录像、复制、发行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和信息网络传播表演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表演发生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六)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七)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广播、转播节目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