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人看过2024-01-14
1、企业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开业后六个月内未从事经营活动;
2、企业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至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其全部或主要财产的措施或执行措施时,企业停止经营活动满一年的;
3、是在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其全部或主要财产的保全或执行措施时,企业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日起。
-
133人看过2024-01-14
1、无法免除债务清算主体的相关法律责任。公司歇业后未办理注销登记,也无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公司和清算主体为共同诉讼主体;公司歇业后,虽办理注销登记,但无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负有清算之责的主体为诉讼主体。因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公司及负有清算责任的清算主体才能免除相关的法律责任。
2、有可能遭受罚款,税务列入监控黑名单。如果公司不正常注销,也不按规定参加工商年检,将被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被吊销公司之法定代表人、股东将被工商局列入监控黑名单,在三年内无法再注册公司;银行个人信用记录不良将保持七年,而且要被罚款;税务则永久被列入监控黑名单,如再注册公司,将被税务机关追溯补税罚款。
从法理角度来说,公司的注销是有很多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一般来说,属于下列原因之一的,应该在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
(2)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
(3)股东会决议解散;
(4)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5)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
-
176人看过2024-01-14
所谓法定代表人的“越权”,是指公司法定代表人超越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而代表公司做出的经营活动。依据前述法律规定,法定代表人是:
1、代表公司进行民事经营活动,无需公司另行签发授权委托书。
2、对外的职务行为即为公司行为,其后果由公司承担。因此,法定代表人在行使职权时,应按照公司章程和相关规章制度行使职权;严格在核准的业务经营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忠实履行职务,维护公司利益,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3、当第三人明知或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该民事行为系自始无效。
-
134人看过2024-01-14
1、对于企业法人“歇业”时间的掌握应以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或执行过程中首先采取保全或执行措施时为准。明确企业法人歇业时间的必要性。鉴于法院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全部或主要财产的保全或执行措施后至执行完毕时,可能时间较长,在此期间也有可能产生新的按比例分配的申请人,故有必要明确界定“歇业”的基准时间。
2、歇业时间以法院首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全部或主要财产的保全或执行措施的时间为准。即在此基准时间以前符合上述“歇业”标准的即可按比例分配,在此基准时间以后符合“歇业”标准的则不能按比例分配。
-
132人看过2024-01-14
1、公司解散依法是需要经过股东会决议通过的。公司解散的原因包括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作出解散决议、营业期限届满等,股东会会议作出公司解散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2、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
222人看过2024-01-14
1、股东人数,若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为五十人以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为二至二百人,但是股东的人数是没有上限的,因为股份有限公司更具有资合性。
2、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
3、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
115人看过2024-01-14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应经过如下程序:
1、发起人发起。这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预备阶段,由发起人明确设立公司的意向,并作出必要准备。
2、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在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时,应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拟设立公司的名称的预先核准。只有待名称获得核准后,再进行设立公司的后续行为。
3、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应当由全体发起人共同商议起草,并经全体股东共同同意通过方可生效。全体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4、必要的审批手续。如果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报经批准的有限责任公司,则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必要的批准手续。
5、缴纳出资。股东按照公司章程记载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及时缴纳出资。未按照约定交付出资,按时出资的股东和公司可以追究该股东的责任。
6、申请设立登记。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经审批的,还需要提交批准文件。
7、登记发照。公司登记机关对设立登记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公司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签发之日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公司取得法人资格,开始对外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
131人看过2024-01-14
公司登记机关应该根据如下情况作出受理决定:
1、申请材料齐全、真实、合法;
2、申请材料齐全、真实、合法,但公司登记机关认为申请文件、材料需要核实的,应当决定予以受理;
3、申请材料存在瑕疵,经补正后符合前述条件的;
4、其他情况。
5、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一)申请文件、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申请人按照公司登记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文件、材料的,应当决定予以受理。
(二)申请文件、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但公司登记机关认为申请文件、材料需要核实的,应当决定予以受理,同时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核实的事项、理由以及时间。
(三)申请文件、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予以更正,由申请人在更正处签名或者盖章,注明更正日期;经确认申请文件、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决定予以受理。
-
121人看过2024-01-14
瑕疵设立公司的常见情形有:
1、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例如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伪造他人签名取得公司登记,冒用他人住所作为公司住所等;
2、发起人资格受限,如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属于公益性社团组织;
3、股东出资不合法,如资产评估不实、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
4、公司章程不合法,如记载事项不全或不实;
5、设立程序不合法,如股份有限公司未开创立大会。
-
118人看过2024-01-14
1、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2、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
3、发起人认购一定数额的股份。
4、发起人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
5、发起人与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签订承销协议并由证券公司承销。
6、发起人同银行签订代收股款协议。
7、发行股份的股款缴足后,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8、发起人应当自股款缴足之日起三十日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9、董事会于创立大会结束后三十日内,申请设立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