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吸收合并的概念
吸收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经过合并,收购受企业以支付现金、发行股票或其他代价取得另外一家或几家其他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而另外一家或几家企业合并后丧失了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吸收合并的方式:
1.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
2.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
3.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1、控股合并
合并方(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取得对被合并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企业合并后能够通过所取得的股权等主导被合并方的生产经营决策并自被合并方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获益,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后,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的,为控股合并。
2.吸收合并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企业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由合并方持有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继续经营,该类合并为吸收合并。
吸收合并中,因被合并方在合并发生以后被注销,从合并方的角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其在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有关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处理。
3、新设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企业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由新注册成立的企业持有参与合并各企业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经营,为新设合并。
公司注销清算时,要设置:“清算费用”和“清算损益”两个基本账户,这两个账户的核算情况如下:
一、清算费用:用于专门核算企业清算期间的各项费用成本。其内容包括:清算机构成员的工资报酬、公告费用、咨询费用跟办公费用、诉讼费用和清算的过程中必须支付的其他的清算费用;这些费用从现有财产中优先支付。“清算费用”账户借方需登记清算的期间各项清算费用;清算结束时,将其全部的发生额需从该账户的贷方转入到清算损益的借方,本账户余额为零。
二、清算损益:属于损益类的账户,专门核算企业在清算期间所实现的各项收益跟损失。“清算损益”账户的贷方所反映的是企业的清算收益,其内容包括了清算中发生的财产盘盈、财产变现的收益、财产重估收益、与无法偿还的债务等;该账户的借方所反映企业的清算损失,该内容包含了清算发生的财产盘亏,其中包括损失财产、变现损失以及无法收回的债权;期末余额不仅可能在贷方也有可能在借方,之后再将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账户。清算结束时,该账户无余额。
公司合并之后,被合并公司的员工,因薪酬、岗位、福利等因素会发生变化,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去留,如果选择离开,员工可以向公司申请一定的补偿。公司合并后,被合并公司的员工,因薪酬、岗位、福利等因素变化,员工有权自由选择去留。若员工选择离开,公司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应补偿。
注册资本10万的公司办营业执照大概需要主要费用有:
1、营业执照工本费:2024年已取消取照费
2、组织机构代码证工本费:30元。(技术监督局收取)
3、印章(包括刻制与审批):260/枚。(一般是4枚章,公章、财务专用章、法人章、发票专用章。)
4、国、地税及印花税:注册资金的0.5‰+租房合同总金额的1‰。
5、银行开户:0-2000元不等。(一般来讲,新营业的、偏僻的而业务少的银行网点收费少甚至不收费)。
1、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订立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
2、公司的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吸收合并又称存续合并,它是指通过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公司并入另一个公司的方式而进行公司合并的一种法律行为。 并入的公司解散,其 法人资格 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