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公司无法经营的时候,如何处理手中的闲置公司就是老板该考虑的一个问题。闲置的公司只有两种处理方式,公司转让或者公司注销,好多老板找我说会不会有风险,之后公司有债务风险了还会不会找到我,我要不要承担法律后果。
公司在经营不利或者是其他问题上,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一般都会想到把公司注销,但是注销公司的流程极其麻烦,还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这个时候很多股东/法人会选择把公司进行转让。那么公司转让,转让方有哪些风险?转让公司的时候转让方是没有什么风险的,最需要注意的是承接方,承接方在接手一家转让公司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转让公司的账目问题,需要注意公司是否有潜在债务,公司的账目是否合法。
1、登录国家税务总局电子税务局,找到左下角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申报;
2、点击安装生产经营所得申报,下一步,按提示进行就可以,安装完成会有登录提示,也会在电脑桌面生成快捷方式;
3、登录生产经营所得申报;
4、先填报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再填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5、如果需要缴纳税款,填报完成生成缴款单,去银行交纳即可,工行个人终端机也可以缴纳。
(1)订立合伙合同应注意的事项
订立合伙合同,除了遵循合同订立的一般原则外,还应注意下列有关事项:
①合伙人的主体资格必须合法。参加合伙的各个人都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得成为合伙人。
②合伙合同的形式必须是书面形式。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四条合伙协议依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订立。
③在合伙合同中不得以“有限”或者“有限责任”字样命名合伙企业。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十五条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普通合伙”字样。
④合伙合同须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方可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三条和第十四条有关规定,合伙协议应当依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未经合伙人其中任何一人同意,合伙协议即不能成立。如前所述,合伙合同是诺成合同,因而在当事人各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时,合同即告成立。合伙合同的当事人虽约定共同出资,但出资不以于合伙合同成立时的现实履行为要件。需要指出的是,合伙合同的成立与合伙(企业)的成立是有一定区别的。合伙合同虽成立,但合伙并不一定就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须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始可成立。所以,合伙合同先于合伙而成立。但若合伙不能成立,合伙合同也就失去效力。
2.合伙合同的条款
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合同主要应载明下列事项:
(1)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2)合伙目的和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
(3)合伙人的姓名及其住所。
(4)合伙人出资的方式、数额和缴付出资的期限。
(5)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办法。
(6)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7)入伙与退伙。
1、租好办公室。
2、想好公司的名字,到工商局名称核准(市级到市工商局,省级到省工商局),到工商局领表,填表,并按规定准备材料,主要是股东身份证复印件、授权书、简历等,很简单。
3、拿到名称核准通知书后,到银行开立临时账户,将注册资金打进去。
4、指有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贸易公司,它的业务往来重点在国外,通过市场的调研,把国外商品进口到国内来销售,或者收购国内商品销售到国外,从中赚取差价。
5、外贸公司做一些没有进出口权单位的进出口代理,收取代理费。
6、这一系列贸易活动首先是要在有进出口权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整个过程中要通过的环节一般是海关、商检、银行、外管局、退税科、国税、政府主管部门等。
7、找一会计师事务所,出验资报告。
8、拿到验资报告后,到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
9、到技术监督局办理代码证及IC卡。
10、到国税、地税办理税务证并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
非法人组织包括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1、《民法典》第七十四条“法人可以依法设立分支机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支机构应当登记的,依照其规定。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也可以先以该分支机构管理的财产承担,不足以承担的,由法人承担。”但企业的转让,如果该企业拥有债务的,应该先通知债权人,征求债权人的同意,如果债权人不同意的,应当由债务人提供担保以后,方可转让,否则转让行为对债权人无效。
2、如果企业转让时,企业的资产及债权债务由受转让方全部买断,且出让方与受让方在企业转让合同中明确约定由受让方承担全部债权债务,并到工商登记机关办理了企业变更登记手续,债权人应以受让方为被告,要求其对债务承担责任。
3、如果受让方买断了原企业的全部资产,在受让方实际经营中,发现出让方在委托审计、评估中遗漏或清理债务不彻底而遗漏的债务,而受让方已实际接收了出让方的财产,但未到工商部门办理企业变更登记,则债权人可以原企业与受让方作为共同被告。
4、如果是公司股权的转让,一般情况下,公司无论怎么变更,其作为民事主体没有改变,它需独立对外承担责任,新公司只是原公司的变更,必要时需要承担它的债务。但是通常在股权转让时会对债务情况进行调查,并据此约定债务的承担,股权转让时依据净资产转让,否则由原股东对未披露的债务进行担保。
1、合伙人之间转让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通知其他合伙人”即可发生转让后果,无需其他合伙人同意。由于这种转让属于内部关系,只影响到合伙人之间财产份额的变化,也不增加新的合伙人,因此,只要通知其他合伙人就可以发生转让效力。
2、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合营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3、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购买权;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大爷20年炒股坚持1跟K线法,操作技巧让人惊叹
广告
大爷20年炒股坚持1跟K线法,操作技巧让人惊叹
一般大公司客户都要求要求你提供专用发票,那就必须要求公司有一般纳税人资质,以便他们公司抵扣进项税,那这时候就需要办理一般纳税人。
2、供应商
只要是取得了合法的票据,就可以来抵扣进项。所以选择小规模还是一般纳税人,首先看供应商能不能取得进项发票即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如果不能取得,那就小规模就可以。
3、企业所得税
如果没有取得合法的票据,只有销售收入没有销售成本,利润就会很高,按利润25%上交所得税企业。每个企业每年都要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所以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在考虑取得票的支出增加时,不但要考虑增值税的税率差,还要考虑企业所得税的税率25%。
4、税收政策
小规模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季度不超过30万元,免征增值税、城建税等。但只要超出1元,就必须全部计税。
5、企业形象
对比来说,一般纳税人对于企业形象的提升,作用会更大一些,对企业开发客户有一定的好处。
公司刚刚成立,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纳税身份,这里要注意的是,现在新成立的一般纳税人,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6、看规模
如果公司年收入很容易达到500万元,投资规模大,建议直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如果月销售额在低于10万,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7、看买方
如果你的购买方是否是大客户多,建议直接认定一般纳税人,反之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8、看抵扣
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占比高,预算一些增值税税负低于3%的话,建议选择认定一般纳税人,否则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9、看行业
如果是16%税率的行业,且是轻资产行业。一般增值税税负较高,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10.优惠政策
是否享有优惠政策。比如软件企业增值税超税负返还等增值税优惠政策,如果能享受,建议选择一般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