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有权请求公司解散清算,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例如股东要持全部股权10%以上,公司出现严重困难等。
1、解散公司也是股东退出拿回投资的方式之一。股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要求解散清算公司:一是自行解散。股东提议召开股东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股权的多数股东形成决议,同意解散公司。股东会决议形成以后,公司自行组成清算组,结清公司债务,剩余财产按股权所持比例分配。
2、公司办理注销登记。二是向法院提起解散诉讼。所谓解散公司诉讼,是指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因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而向法院提起的请求解散公司的诉讼。
(一)、解散公司诉讼的原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其他民事主体包括债权人都不具有原告资格,不能提起司法解散诉讼。
(二)、解散公司诉讼的被告
原告以外的其他股东可以申请以共同原告或者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
(三)、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条件(同时具备):
1、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2、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3、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辞退职工的,属于非法辞退,给予2倍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标准如下:
(1)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
(2)员工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要按一年的标准计算;
(3)员工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员工应得工资,按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
(5)员工月工资高于公司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要按员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经济补偿金。
(6)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1、滥用股东地位和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
2、股东不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的;
3、抽逃公司资产;
4、滥用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
综上所述,有限责任公司是独立的法人,有独立于股东的财产权。对公司所负债务,股东以公司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
个体工商户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个体工商户,没有注册资金的限制。
公司的注册资本的公司的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额,也叫法定资本。注册资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法人自有财产的数额体现。注册资本与注册资金的概念有很大差异。注册资金所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权;注册资本则反映的是公司法人财产权,所有的股东投入的资本一律不得抽回,由公司行使财产权。注册资金是企业实有资产的总和,注册资本是出资人实缴的出资额的总和。注册资金随实有资金的增减而增减,即当企业实有资金比注册资金增加或减少20%以上时,要进行变更登记。而注册资本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增减。
公司可以注册分公司
分公司注册所需资料:
首先要确定其总公司在哪,不同城市的流程不一样哈,
1、公司名称:要以总公司为准,后面未深圳分公司
2、分公司负责人身份证原件,
3、注册地址:(深圳地址需房屋编码)
4、经营范围(不能超过总公司)
5、注册资金:(以总公司为准)
门诊法人变更登记需要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同意方可变更。一般程序是写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医疗机构变更申请表,申请表上由原来的法人签字盖章,若是股份制还需要所有股东同意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本、副本及复印件;现任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任职文件原件和复印件;现任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1清算期间,公司法人人格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清理债权债务的职权亦归于清算组进行,为防止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公司已解散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解决债权、债务;在申报债权期间,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因此,所以,公司在清算期间只能开展与清算有关的经营活动,否则该行为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并由公司登记机关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工商执照未满1年的情况下,满足法定条件就可以变更法人。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变更决议或者决定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要求提交的文件。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内资企业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
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外资企业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外商投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