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设立与经营纠纷
  • 100人看过2024-01-02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该厂为资源税代扣代缴义务人,即该厂在收购未税资源时,应履行代扣代缴资源税的义务,否则,纳税人应纳的税款由扣缴义务人负担。

      (一)征税范围较窄

      自然资源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我国的资源税征税范围较窄,仅选择了部分级差收入差异较大,资源较为普遍,易于征收管理的矿产品和盐列为征税范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将越来越重要,因此,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应逐步扩大。中国资源税征税范围包括矿产品和盐两大类。

      (二)实行差别税额从价征收

      2024年7月1日我国实行资源税改革,资源税征收方式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

      (三)实行源泉课征

      不论采掘或生产单位是否属于独立核算,资源税均规定在采掘或生产地源泉控制征收,这样既照顾了采掘地的利益,又避免了税款的流失。这与其他税种由独立核算的单位统一缴纳不同。

  • 100人看过2024-01-02

    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

    1、职工医药费

    2、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

    是指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实际支付的定期补助和临时性补助。包括因公或非因工负伤、残废需要的生活补助。

    3、职工及其供养直系亲属的死亡待遇

    4、集体福利的补贴

    包括职工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设施支出与收入相抵后的差额的补助,以及未设托儿所的托儿费补助和发给职工的修理费等。

    5、其他福利待遇

    主要是指上下班交通补贴、计划生育补助、住院伙食费等方面的福利费开支。

  • 100人看过2024-01-02

    计提职工福利费是多少

    职工福利费指企业按照规定提取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企业可以根据职工的工资总额的14%来计提职工福利费。

    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因此,企业税前扣除时不是计提数而是实际发生的并且在14%范围之内的部分。

  • 120人看过2024-01-02

    对公帐户开通网上银行需要带的材料有:

    1,经办人及法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2,单位营业执照正副本或有关批文;

    3,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4,基本户或者一般户开户许可证;

    5,法人授权委托书,即法人授权代理人办理的书面委托;

    6,网上银行操作员的有效身份证件;带上单位的公章。

  • 940人看过2024-01-02

      预征率是指先于法定纳税义务时间或者以预计计税依据预先征收,预证税款可以解决现金流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不匹配的问题,它不是最终的税款,税款清算后多退少补。

      1、建筑预收款,使用一般计税方法的,按2%预缴;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按3%预缴;

      2、一般纳税人,跨县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按2%预缴;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按3%预缴;

      3、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纳税人收取预售款,按3%的预征率;

      4、同样适用3%,增值税征收率与预征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营改增之前,增值税税率主要分为基本税率和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而全面营改增后,新增了按3%预缴增值税。

  • 100人看过2024-01-02
    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对预提费用的税前扣除并没有直接、明确和具体的规定,所以,对企业预提的费用只要能够符合税法规定税前扣除的一般原则,就应该可以税前扣除。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 180人看过2024-01-02

    预提费用:指预先分月计入各月成本、费用,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是应付而未付的费用。举例说明:

    施工企业在进行预提费用处理时有两种情况:

    1、当统计人员所报的进度收入大于实际完成进度时,就依据未施工已报进度的工程部位的预算成本做出预提费用,因为该部位尚未施工,无需做收支对比分析,只需按照预算成本收支平列;

    2、某月份的实际完工进度已经如实统计,但劳务结算、材料消耗等未及时结算和验收消耗,这时应按照实际成本支出水平做出预提费用。对已经施工完毕的部位应如实进行节约或超支的对比分析。

  • 1780人看过2024-01-02

      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对预提费用的税前扣除并没有直接、明确和具体的规定,所以,对企业预提的费用只要能够符合税法规定税前扣除的一般原则,就应该可以税前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63号,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又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由此可见,只要符合实际发生(真实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与取得收入有关(即相关性原则)及合理性原则的预提费用均应该可以列入税前扣除。但是,日常实务中对企业年末仍有余额的预提费用,各地税务机关的认识和态度往往不一,多数地区的税务机关采取了从严从紧的政策,如往往以企业没有实际支付、费用金额没有确定、未取得合法报销凭证等情况为由,规定对企业已提取但年末仍未付出的预提费用在汇算清缴时一律纳税调整,但也有一些地区的税务机关视预提费用的具体情况,在分析判断后决定是否允许税前扣除,如根据费用是否已实际发生,是否在次年汇算清缴前取得相关发票,或在次年汇算清缴前是否已实际支付等情况进行判断。

  • 100人看过2024-01-02
      预算执行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把预算由计划变为现实的具体实施步骤和过程。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主要有外部控制和自我控制两种形式。外部控制是指预算执行过程中上级对下级的控制;自我控制是指每一责任单位对自身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
  • 2820人看过2024-01-02

    一、年度预算完成率=实际完成数/预算数*100%.年度预算偏差率=实际完成数与预算的差额数/预算数*100%=(实际完成数-预算数)/预算数*100%.

    二、偏差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偏差率=(实际值-理论值)/理论值x100%.

    偏差率是指实际值比理论值或者估计值的偏差的程度,用于表征营业业绩、实验效果、工程进度等的落实情况.

    比如在成本的预估误差率中,如果本期暂估入库量占全部入库的比重较大,并且暂估入库的成本与实际成本偏差较大(高于实际成本),则说明营业状况出现了问题.解决方法是:暂估时的计划成本仅可能等于实际成本;入库与发票报账时间仅可能缩短.如果已经出现偏差较大的情况,转入下年的差应当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