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五个条件。
1、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合伙企业合伙入至少为2人以上,这是最低的限额。最高限额未作规定。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同,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合伙企业不允许有承担有限责任的合伙人。
2、有书面合伙协议。
合伙协议是由各合伙人通过协商,共同决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合伙协议应当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订立。合伙协议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
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合伙人的出资可以用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其他财产权利缴纳出资。经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合伙人也可以用劳务出资。对劳务出资,其评估办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
4、有合伙企业名称。
合伙人在成立合伙企业时,必须确定其合伙企业名称。该名称必须符合企业名称管理的有关规定。
5、有营业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合伙企业要经常、持续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有一定的营业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根据合伙企业的合伙目的和经营范围,如果欠缺则无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条件。
1、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材料。主要包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有附图的,应当提交说明书附图)、摘要(必要时应当有摘要附图)、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交底书、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2、主体身份资格证明文件。主要包括申请人、发明人详细信息,以及营业执照或身份证复印件等。
3、实用新型申请委托书。如果是委托专利代办公司申请的,还要提交专利代理委托书,签字或盖章。
法人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包括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社会团体等。
法人单位,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
1、申请:申请人按照规定提交申请材料;
2、受理和缴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申请,当事人缴纳专利申请费;
3、初审: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后进行初步审查;
4、提前公布:初步审查后即行公布;
5、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申请人的请求进行实质审查;
6、授权登记:审查通过后,授权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
三个股东分配股份最合理的方法是:个人出资额所占比例=个人出资额÷三人出资总额×100%。股权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一种综合性权利。即股权是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权是股东在初创公司中的投资份额,即股权比例,股权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股东对公司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也是股东分红比例的依据。股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股权,泛指股东得以向公司主张的各种权利;
2、狭义的股权,则仅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公司名称变更后,是不是就可以完事洗洗睡了呢,并没有,你还需要变更很多东西——凡是涉及到公司名称的文件或证书也都需要同步变更。
另外还有像公司在一些第三方平台的登记信息(如京东),公司对外签订的长期合同,公司的许可证(ICP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司的资质证书(如高新证书)等等。做完这些,才算正式变更完毕。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有公司住所。
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