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35人看过2024-01-22
    1. 财政拨款:也就是公司所在地的各级人民政府,把有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纳入了自己预算管理中,拨付给这些单位和团体的财政资金。
    2. 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实施社会公共管理,或向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提供特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费用。当然,这是需要经过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的哟。
    3. 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企业按照法律、法规,代政府收取的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4.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 202人看过2024-01-22
    合理分配股权方法。股权是股东管理公司的权利。具体分配方法如下:
    1、将股权分为资金股权部分与经营管理股权部分;
    2、资金股权部分可通过股东认缴的资金占比例来分配;
    3、经营管理股权部分可根据职位的设置,来进行分配;
    4、股权分配想要形成合理方案,最好能够让集体股东参与讨论,形成集集体智慧的分配方案,再按照方案执行即可。
  • 431人看过2024-01-22
    1、公章,公章是公司处理对外事务,如处理工商部门、银行、税务等需要用的的印章。
    2、财务专用章,顾名思义,涉及到公司财务事项的,如公司票据、支票出具时需要该财务章,通常也称银行大印鉴。
    3、合同专用章,一般是在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用到,当然有时候也会用公章。
    4、法定代表人章,一般都是特定的用途,公司出具票据的时候也会盖此章,通常被称为银行小印鉴。
    5、发票专用章,开发票的时候用到的。
  • 239人看过2024-01-22
    降低税负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改变企业的注册地,不同的地区,企业面临的税负也是不同;
    第二、改变企业的纳税性质,不同的纳税人,那么税金也不同;
    第三、拆分业务的纳税环节,使得纳税金额减少。
  • 219人看过2024-01-22
    1、书面劳动合同并不是必须要按手印,如果在劳动合同当中劳资双方均已签字,在这种情况下按不按手印都是一样的法律效果。如果公司没有要求签字,而是直接要求员工在劳动合同上按手印的话,这样的做法也是可以的。
    2、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 260人看过2024-01-22
    1、集体合同的生效时间是在劳动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后15日内没有异议,那么从第16日开始就生效。对于有异议的,自再次提交并通过审查15日内没有异议后生效。
    2、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 144人看过2024-01-22
    合同成立成立要件包括以下这几点:
    1、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的情形。
    3、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205人看过2024-01-22
    企业分立的法律风险:
    1、企业分立的,签订的企业分立合同是否合法
    2、企业分立的,签订的企业分立合同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的,是否经过审批的法律风险
    3、企业分立的,注册资本是否符合规定的法律风险
    4、企业分立的,注册资本变更后,是否及时向有关部门办理变更登记的法律风险
    5、企业分立的,资产处置的相关文件和条款是否明确、详细约定。
  • 106人看过2024-01-22

    小股东有查账的权利。

    小股东可以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公司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股东有权查阅财务会计报告,也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但是从形式上说,如果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

    其次,公司有权拒绝不合理要求。如果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

    第三,股东有权诉诸法律主张知情权。如果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 111人看过2024-01-22

    不等于。

    1、注销是按法律规定程序申请,国家主管机关依法进行的,是一种正常的消亡程序。

    吊销是发生法定的严重违法行为或不接受管理,由主管机关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

    2、企业注销,是企业通过书面材料,提交有关文件、证件自行向登记机主管机关申请终止市场经济活动和民事关系的登记行为,是企业登记管理中的专有名词;

    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机关对企业违法行为依其行政职权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应视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3、企业注销,是企业通过申请,由登记主管机关按照受理、审查、核准、向企业发注销登记核准函、归档等一套登记程序来实现终止;

    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违法事实、通过立案、调查取证、案件审核、举行听证、送达处罚决定书、公告、归档等执法程序剥夺企业经营行为的能力。

    4、企业在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注销之前,其主体资格仍然存在;注销后,主体资格才消失。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