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7人看过2024-01-23

    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给用工缴纳社会保险,将面临以下后果:

    1.劳动者因为单位不交社保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2. 一般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计算,满一年支付1个月的补偿金。 

    3.单位不交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遭受损失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赔偿因此造成自己的损失。

  • 106人看过2024-01-23

      用人单位解散、关闭或倒闭的,对于员工,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工作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补偿一个月工资;工作不满半年的,补偿半个月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712人看过2024-01-23

      纳税人只要符合各自扣除条件,即可同时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租金、住房贷款、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

      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 104人看过2024-01-23

      可以自行离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公司合并后,被合并公司的员工,因薪酬、岗位、福利等因素变化,员工有权自由选择去留。若员工选择离开,公司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应补偿。

      《劳动法》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 107人看过2024-01-23

      企业合并和企业并购不一样。在我国的并购是指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一般来说,公司并购的形式主要包括有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 111人看过2024-01-23

      公司资产清算一般需要一年时间,具体时长由公司的实际情况决定。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接到通知后应当申报债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公司财产在未依照前款规定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

  • 105人看过2024-01-23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能赠与。赠与公司股份的,需要进行股权变更登记;而且如果是赠与公司股东以外的人的,在赠与之前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如果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 106人看过2024-01-23

    公司股权赠与时要注意:股权转让对内无限制,对外应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 141人看过2024-01-23
    异地经营必须注册分公司,否则属于违法经营。公司只能有一个住所地,如果在住所以外场所从事经营活动,应在当地申请分公司登记。法律规定,公司在登记主管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点经营,可申请增设营业场所,也可申请设立分支机构;在登记主管机关管辖范围外设点经营,应申请分支机构登记,所以异地经营需要注册分公司。不过如果以公司名义异地经营,但未设点的,无需注册分公司。
  • 120人看过2024-01-23

    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属于偷税行为。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