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29人看过2024-01-29

    合同保全主要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合同的保全是合同的一般担保,是指为了保护一般债权人不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受损害,允许债权人干预债务人处分自己财产行为的法律制度。合同保全主要有代位权与撤销权。其中代位权是针对债务人消极不行使自己债权的行为,撤销权则是针对债务人积极侵害债权人债权实现的行为。两者或者为了实现债务人的财产权利,或是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从而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 122人看过2024-01-29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上述诈骗故意,只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债务无法偿还的,不能以本罪论处。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为人意图本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图为单位或第三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

  • 125人看过2024-01-29

    合同终止协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明确协议终止的具体合同,由什么时候哪一方跟哪一方签订的合同,建议列入协议书附件中,以及终止合同的原因,如不可抗力或者是双方情绪发生变化,履行合同已经不必要。

    2、写明终止合同造成的具体损失,损失的赔偿数额方式及期限,还有违约责任和生效条件。

  • 121人看过2024-01-29

    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效力待定合同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一是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必须经其法定代理人的承认才能生效;

    二是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本人追认,才能对本人产生法律拘束力;

    三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权利而订立的合同,未经权利人追认,合同无效。《合同法》第47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国家法律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 405人看过2024-01-29

    商标在进行注册的时候虽然需要指定一定类别的商品,但是企业往往希望超越商品类别的限制,使商标标识跟自己建立起唯一的联系,全国甚至全世界只有自己能用这个标识,当消费者看到这个标识的时候联想到的只有自己的商品。那么。今天华律知产就给大家介绍商标注册为什么要全类保护呢?

    商标注册为什么要全类保护呢

    商标注册为什么要全类保护

    首先,商标的全类别注册可以防止他人“傍名牌”。一旦全类别注册成功,那么,其他人便很难在任何类别注册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而且,他人未经同意使用时,你还可以依法维权,避免他人攀附你的品牌价值。

    其次,可以强化商标优势,保持品牌竞争力。商标全类别注册可以提高消费者和不同行业商家对你企业的识别能力,是企业实力的一种标志,也能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市场竞争力。

    再次,能够获得比“驰名商标”更大的保护。驰名商标并不是无条件地获得全类别保护,往往只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跨类保护,而商标全类别注册一旦成功,则你的商标将获得“最强保护”。

    最后,可以防止品牌价值被他人“破坏”。商标全类别注册能防止他人在性质冲突、用途冲突,甚至会对你的商品/服务产生不良影响的商品/服务种类上,注册相同名称的商标。比如,你有一家做食品的企业,申请注册了一个食品相关类别的商标,但一家做老鼠药的企业在其它类别中申请注册了与你相同的商标。如果对方的企业做大做强了,品牌叫响了,这种情况下,你的食品还怎么卖?而全类别注册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商标注册为什么要全类保护呢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六条 【商标权】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 290人看过2024-01-29

    最近有朋友问到关于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包括哪些分别是什么这方面的问题,下面,华律知产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包括哪些分别是什么

    1、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之发表权,即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之署名权,即表明开发者身份,在软件上署名的权利;

    3、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之修改权,即对软件进行增补、删节,或者改变指令、语句顺序的权利;

    4、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之复制权,即将软件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5、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之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6、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之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软件的权利,但是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7、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之信息网络传播,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软件的权利;

    8、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之翻译权,即将原软件从一种自然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文字的权利;

    9、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之其它权利,应当由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软件著作权的各项权利包括哪些分别是什么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122人看过2024-01-29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简称为合同的终止,又称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归于消灭。

    合同终止法定情形:

    1.清偿:指债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债务,使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实现的行为【即清偿是实现合同目的的行为】。

    (1)清偿人:

    A.债务人或其代理人。

    B.代为清偿第三人【约定/法律禁止/依债的性质不得代为清偿的除外】。

    (2)清偿费用承担:

    A.由债务人承担;

    B.另有约定或规定的除外。

    (3)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其对同一债权人所负的数笔相同种类的全部债务:

    A.应当优先抵充已到期的债务;

    B.几项债务均到期的:

    ①优先抵充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者担保数额最少的债务;

    ②担保数额相同的,优先抵充债务负担较重的债务;

    ③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抵充;

    ④到期时间相同的,按比例抵充。

    C.但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对清偿的债务或者清偿抵充顺序有约定的除外。

    (4)债务人除主债务之外还应当支付利息和费用,当其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并且当事人没有约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先抵冲费用、次充利息、再次充原本的顺序抵充:

    A.实现债权的有关费用;

    B.利息;

    C.主债务。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消。

    4.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

    6.混同。

    7.法定终止或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 173人看过2024-01-29

    公司清算人员可以是股东。

    一、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应由股东组成。

    二、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应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清算组成员可以从下列人员或者机构中产生:

    (一)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二)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

    (三)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中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

  • 136人看过2024-01-29

    1、出资瑕疵股东应当承担继续履行出资义务的责任。股东不按期缴纳出资的,必须继续履行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自己所认缴出资额的义务,即使法院受理了公司的破产申请,破产管理人仍然应当要求该股东补足出资,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2、出资瑕疵股东应当对其他按期足额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不按照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已构成违约,无论公司成立与否,都构成对按期足额出资的股东的违约;如果公司已经设立,出资瑕疵股东的行为同时侵犯了公司的财产权利。公司章程中应当明确规定瑕疵出资的构成条件、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赔偿责任。

  • 130人看过2024-01-29

    1、我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确认之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没有明确规定,股东资格确认纠纷诉讼时效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是3年。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分期缴纳出资,实行分期缴纳出资的,股东虽未出资,公司可以成立,没有出资仍可取得股东资格。

    2、我国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确认之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没有明确规定,股东资格确认纠纷诉讼时效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是3年。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