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20人看过2024-01-27
      解除质押意思就是,赎回来押在结算公司的股票,把公司在资产方面的风险削弱。其实,这也是当出现股票价格下跌甚至跌到了平仓线,为了使担保比例保持原样,上市公司用这种手段解决了“爆仓”的问题。由于存在”爆仓“风险,“解除质押”这种方式被更多的公司所采用,平仓风险从而得到缓解,这个举措其实是”治本“的,不过公司带来的具体的后市表现,就值得商榷了。
  • 100人看过2024-01-27

    不一定,要分情况讨论。

    1、大股东解除质押有一定的利好消息,但不要过分解读。大股东当初质押通常是因为主要资金周转,而若质押未到期提前解除质押,说明公司目前流动性充足,因此才会提前解质。

    2、除此之外,投资者要注意区分大股东质押股票是用流通股质押还是限售股质押。如果限售股质押,那么解质之后股票依然不能流通,所以不会对股价造成影响。

    3、如果解质的股票是流通股,并且解质后公司股东公布减持消息,那么可能有一定的利空影响,但这个影响来自股东减持而不是因为质押解质。


  • 107人看过2024-01-27

    非股东可以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由公司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也可以由公司的普通员工担任,甚至不是公司员工也可以担任法定代表人,只要不存在禁止情形就可以。由此可见法律并没有规定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一定要是公司股东,不是股东也可以担任。

    《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116人看过2024-01-27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情形,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4、用人单位降低合同待遇,劳动者不续签的。

  • 143人看过2024-01-27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100人看过2024-01-27

    股权质押并没有改变原股东身份,不需要变更股东。只是股权质押后,需要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注明该股权经过质押了,存在权利限制。

    股权出质以后,不得转让。要使转让合法有效,必须由出质人和质权人协商同意。而且转让所得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因为虽然在出质以后,该出质的股权仍然是出质人所有,也只有出质人才能享有处分权,但是该出质的股权在出质后已经被质权人以登记形式占有,成为债权的担保,所以出质人的处分是受到限制的,如果未经出质人与质权人的协商一致,出质人转让该出质股权的行为是无效的,如果给质权人造成损失,出质人还应当赔偿损失。如果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在债务清偿期届之前转让出质股权的,则出质人应当进行预清偿,有一方不同意预清偿的,则应当将所得款项进行提存,继续质押。

  • 100人看过2024-01-27

    公司股东撤股的操作流程为:

    1、股东和受让方签署《股权转让意向书》、撤股的股东告知目标公司的其他股东以及公司的其他股东进行表态。

    2、如果有其他的股东不同意进行转让的,则自己应该购买出让方所拟转让的股权,否则将看作是同意转让,也就是其他的股东只可以经过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方法来阻止出让方对外进行股权的转让。

  • 111人看过2024-01-27

    解除股权质押有两个原因:

    一、上市公司提前归还了贷款,或者解除了贷款担保,银行提前将股份全部解除质押。

    二、有大股东或者关联公司进行股权置换,或者反担保让银行将股份全部解除质押。解除质押就是对质押的解除。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 109人看过2024-01-27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如员工以不实言论诋毁诽谤公司,则公司有权要求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要求员工承担责任。
    据此,公司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令该员工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因员工诋毁造成的经济损失。
    公司作为被侵权人,调查取证以及委托代理人的合理费用属于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属于被侵权人的财产损失范畴,应由侵权人予以赔偿,如侵权损失或者侵权人所获利益无法确定的,由法院酌情判定赔偿数额。
  • 100人看过2024-01-27

      (一)均未禁止或限制公司在原注册资本缴足前新增注册资本。另外,从法理上看,公司注册资本未缴足的情况下增资,产生的是股东对公司缴纳新增部分出资的义务,并不减损原股东负有的对公司缴纳剩余出资的义务。换言之,该等增资行为不会使得公司的利益受损,相反,其使得公司的“责任财产”(即股东承诺认缴的资本)得以增加,有利于保护公司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不应当认为该等增资行为不合法或者无效。

      (二)虽然资本维持原则是公司资本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但这并不等于公司不能减资。仅仅规定公司必须在减资过程中履行法定程序。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