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法定解除合同情形,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2、约定解除。
约定解除是指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事项,待约定的事由出现时,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在发生了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以后,享有解除权一方的劳动者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后,劳动合同的权利义务即告终止,无须获得用人单位同意。
3、协商解除。
协商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不管是《劳动法》还是《民法典》,都允许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工作日加班工资是平时的1.5倍,休息日是2倍,法定节假日是3倍。
工作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
休息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
疫情期间公司宣告破产,进入破产程序时,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按照顺序清偿:
1、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
2、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3、普通破产债权。
1、贷款不还的,通过法律途径追讨贷款的,应当向人民法院起诉。
2、向法院起诉的流程如下:
(1)、起诉准备,主要是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和写起诉书,如贷款合同、借据、转账记录等;
(2)、向法院起诉。起诉前要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提交准备好的起诉书和证据;
(3)、法院受理案件后,按要求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
可以
1.股东判刑后,如果股东依法履行了出资义务的,可权行使股东权利。
2.股东权利是基本对公司履行出资责任后取得的权利,不因股东判刑而消失。
3.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4.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一般情形下,员工被公司开除的,不需要员工本人签名确认或者同意。公司开除员工是单方面的行为,带有一定强制性,因此公司开除员工是不需要本人签字的。但是公司要把开除的通知送达给员工。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法律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