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公司也是股东退出拿回投资的方式之一。股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要求解散清算公司:一是自行解散。股东提议召开股东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股权的多数股东形成决议,同意解散公司。股东会决议形成以后,公司自行组成清算组,结清公司债务,剩余财产按股权所持比例分配。二是向法院提起解散诉讼。所谓解散公司诉讼,是指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因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而向法院提起的请求解散公司的诉讼。
查询单个企业法人信息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企查查天眼查这类的平台进行查询,可以查到企业的营业执照信息、变更信息、股东及出资信息、行政处罚、动产抵押、股权出资等。要获得多个或者批量企业法人信息,可以通过企业大数据平台,比如探迹拓客平台,涵盖全网的企业信息,除了可以查询企业工商信息外,还有企业的招聘信息、网站信息、资质证书、多个联系方式等,最重要的是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设置一些条件批量筛选企业名单,帮助销售快速找企业客户。
1,如果你是小规模纳税人,你需要去税务局,交0报的纳税申报表(3份)后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2份),给税务大厅一份纳税申报表就可以了,然后给专管员1份纳税申报表,1份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在这些表上盖公章,就可以了。一般就不需要网上报税,如果你是一般纳税人,则要网上报了,不要税务登记证。
2,如果你是一般纳税人,不需要任何资料,但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需要填,纳税申报表也要填,只不过在销项减进项后,你本月的纳税额应该是0。如果你是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全部填0,然后网上申报即可,也可以电话申报。
3,如果你是第一个月开始申报,申报表上本月应纳税额和累计应纳税额都填为0,如不是,则申报表本月应纳税额为0,累计栏上的数据为上月的累计数。没有开通网上申报或电话申报就带上公章或财务章亲自到国税大厅申报吧,填写好申报表,还可以顺便请教国税人。
4,首先登陆国税网再点“办税服务厅”中的“申报缴税”,再“进入办税区”再输入你们公司国税副本上的纳税人识别号,和密码(密码是自己设的,如果是你刚接手,那你的前任会把密码什么的都交接给你),然后你们公司就进入到了国税网了,
5.进入到了国税内用网了,再点“申报缴税”—“进入办税区”就会出现你要报的税种,如果是月度就是会出现“增值税”,季度的话还会有“企业所得税”(如果你们公司是在地税交所得税,则不会出现),增值税0申报很好办,直接点“增值税”后面的“我要申报”然后进去填表就行了,如果你们是小规模则这个表都不用填,直接“保存”,然后点正式申报就行了,如果你们是一般纳税人,则你要把你们开了多少销项发票,收了多少进项发票都填上,但你的是0申报,那要确保销项减进项为0就行了,然后再点保存,再正式申报就行了。
几个人合伙股权的分配方式:几人合伙,股权按照投资的多少进行分配。有其他技术或专利入股的,折算成资金进行分配。或者按照股权百分百比例,将其三等分,但是股份不可能完全均等。可协商一人股份稍高一些,作为管理者。合伙人必须按合伙协议规定履行出资义务。3个人合伙股权怎么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十七条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履行出资义务。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根据该规定分析如下:
1、如果公司要求股东出资的依据是公司章程,股东可以在公司章程规定的认缴期限届满前任何时间实缴出资,其他股东在公司章程规定的认缴期限届满前很难要求未出资的股东实缴出资。如果出资期限届满,公司可以起诉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实缴出资。
2、如果公司章程未规定出资时间,这就需要召集股东会,以股东会决议的方式解决出资时间的问题。
3、问题中的股东以自有资金维系公司经营直接对外支付,不符合公司法关于出资的要求,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也就是所谓的公户)。如果出现纠纷很难认定该股东履行了出资义务,这种情况一般会认定为公司向股东的借款,在财务上计入其他应付款。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办理流程:
1.办理期限纳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2.申报材料纳税人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工商登记变更表及工商营业执照;
(二)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务登记证件(登记证正、副本和登记表等);
(四)其他有关资料。
3.填写税务登记变更表纳税人提交的有关变更登记的证件、资料齐全的,应如实填写税务登记变更表,符合规定的,税务机关应当日办理;不符合规定的,税务机关应通知其补正。
4.税务机关办理税务机关应当于受理当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纳税人税务登记表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都发生变更的,税务机关按变更后的内容重新发放税务登记证件;纳税人税务登记表的内容发生变更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未发生变更的,税务机关不重新发放税务登记证件。
股东和合伙人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承担的责任不同,合伙制企业中,每一个合伙人都对合伙企业的全部外债承担连带、无限责任;
而股东(入股人)只需要承担有限责任。
第二、法律适用的不同,合伙适用“合伙企业法”,而股东适用“公司法”。
第三、承担的资金不同,合伙按照协议的约定承担资金,入股按照出资比例承担资金。
第四、加入与退出的规定不同,合伙制企业是根据合伙人之间的协议建立的,合伙人退出或新合伙人加入时,必须取得全体合伙人的同意,并重新签定协议。
而股份制企业的股东不能退股,但可以将自己的股份转让给其他人。
第五、利润分配方式不同,合伙制企业中,合伙人按契约进行分配,契约由合伙人在成立合伙组织前协商订立,可以平均分配利润,也可以不平均分配利润;
而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严格按照股权进行,股权越多,分配利润越多。
1、股东严重违反出资义务的情形,即“未出资”或“抽逃全部出资”;而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和抽逃部分出资不应包括其中。
2、对股东予以除名前,公司应履行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出资的法定程序。
同时还应当注意,在解除股东资格的股东决议中,应当给予除名股东履行出资的合理时间。被除名股东在该股东会决议中不享有表决权。
1.依法处以20元以下罚款。这主要是因为对20元以下罚款,当场收缴可以减轻银行收受罚款的压力,对当事人影响也较轻。若到银行去缴纳,不仅对当事人来说成本较高,而且增加了程序的复杂性。
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这主要指对流动性较强的公民处以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处以2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的情形,若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
3.在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的,经当事人提出。这主要是出于对罚款决定和罚款收缴相分离的现实考虑,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很难在限期内到银行去缴纳罚款,而且会增加当事人的负担。
法人需要承担以下责任:
1、对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2、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以国家授权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3、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以企业所有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4、企业、企事业单位按照合同约定独立经营的,其权利和义务在合同中约定,各自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