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服务的企业:(无收入只报税不做账)500-1300/年
然后根据企业的收入规模45万-500万营业额的企业提供记账+报税等综合服务费用2200-5500/年,具体面议。
一般纳税人服务的企业:(无收入只报税不做账)2000-4000/年
然后根据企业的收入规模45万-5000万营业额的企业提供记账+报税等综合服务费用4500-37000/年,具体面议。
还可提供代开发票收费等服务。
2、《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规定,公司名子中限制使用的文字和内容有:全国性公司、大型进出口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才可以在公司名称中使用“中国、中华、全国、国际”等文字。
3、突出自家公司重点:
公司名字必须和其行业所属的性质相吻合,比如:给科技公司起名字,绝不能取一个医药公司的名字。一般来说最好是与自身的主题相关,从而给消费者想要的,有利公司未来的发展。
发起人因履行公司设立职责造成他人损害,公司成立后受害人请求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未成立,受害人请求全体发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或者无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发起人追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五条,发起人因履行公司设立职责造成他人损害,公司成立后受害人请求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未成立,受害人请求全体发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或者无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发起人追偿。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是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税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一般纳税人转为小规模的条件:
1.按照有关规定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
2.转登记日前连续12个月按月申报纳税人或连续4个季度按季申报纳税人累计应税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如果纳税人在转登记日前的经营期尚不满12个月或4个季度,则按照月(或季度)平均销售额估算12个月或4个季度的累计销售额。
1、必须要找一家具备代理记账资质的公司。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如果你没有关注这方面内容,误选了一家没有资质的代理记账公司,则很容易为企业的财税安全埋下风险、隐患。并且,如果将来在代理记账服务过程中发生失误,代理记账公司很容易回避责任,这样肯定会损害小规模企业自己的利益。
2、要与代理记账公司签订正式的委托代理合同。
并且,需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便代理记账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同时,倘使在实际代理记账工作中出现分歧,双方也能够以此为依据,及时明确责任,按合同约定来具体执行,进而妥善对问题进行专业处理,来避免不必要的扯皮。
3、注意会计资料的交接。
原始票据和凭证是小规模企业进行账务处理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那些票据量大、银行流水多的小规模企业而言,一定要注意票据的保存和管理。另外,在材料交接环节,小规模企业也需要注意代理记账机构会计资料交接的流程和手续是否规范,以免出现票据损坏和丢失的情况。
4、要提前与代理记账会计约定好对接事宜。
代理记账需双方配合、合作,所以,双方应事前约定好上门取票时间、提供财务报表时间等。而且,小规模企业负责人也一定要留下代理记账会计的联系方式,以便在经营期间遇到财税难题,能够进行及时咨询并获取相关解答,从而为企业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的财务、税务环境。
变更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的流程如下:
1、召开股东会议,形成变更经营范围的股东会决议;
2、根据决议修正公司章程上的经营范围内容;
3、携带股东会决议/决定和修改后的章程文件,原版营业执照正副本文件到工商部门去申请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手续;
4、领取并填写变更登记申请表(带上公章,法人章),连同上述资料提交;
5、领取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需要缴纳变更登记费用);
6、向税务部门出示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并提供复印件
7、到相应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办新的组织机构代码证。
不需要实缴。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公司股东认缴的出资总额或者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即公司注册资本)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应当将股东认缴出资额或者发起人认购股份、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缴纳情况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公司股东(发起人)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由于员工不同意缴纳社会保险可能导致在发生重大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要承担的各种费用金额较高,社保机构在现阶段对于用人单位参保前发生的工伤又不承担任何责任。因而对于员工外出较多、工伤事故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将员工不同意缴纳社会保险作为不符合录用条件之一,全面规避发生工伤的风险。
2、与员工签订协议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的补偿标准
不得不承认有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比较低,如果要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其自身的生存状况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要录用这类员工,只能由双方进行协商先由用人单位为其缴纳商业保险规避一定的工伤风险,之后按照每年度一定金额给予社会补偿。同时员工也承诺放弃对用人单位主张补缴社会保险的权利或者今后主张补缴社会保险费用的承担方式。
3、与双重劳动关系员工的原单位达成发生工伤后的处理协议
如果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的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由于在新用人单位发生的工伤,不能使用原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规避风险。为此新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的原单位进行联系达成借调的意向,或者发生工伤后由原单位进行申报,由新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用人单位应承担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