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6人看过2024-01-06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股东享有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其他股东拟转让股权的权利。该优先购买权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特有的一种法定权利。之所以规定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有限责任公司的老股东可以通过行使优先购买权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
  • 107人看过2024-01-06
    公司集体入股只要通过下列形式就还能退股:1、通过公司解散退股;2、通过股份转让退股;3、通过异议股东要求公司回购退股。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或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或出现解散事由,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异议股东可以要求公司回购退股。
  • 108人看过2024-01-06

    一、企业法人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征:

    1、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依法登记成立;

    2、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供给产品或服务;

    3、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4、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5、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105人看过2024-01-06
    股份制公司法人代表有一个人,而且只能是一个人。法人代表代表公司进行民事活动,凡是执行职务的行为均被认为是法人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滥用法人的独立地位给公司或者是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 107人看过2024-01-06

      诉讼主体为股东与公司,与案件争议股权有利害关系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之间就股东资格存在争议的,应将争议双方列为诉讼主体,必要时公司也可作为当事人参加诉讼。

      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开始计算。

      诉讼程序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提交证据材料;立案庭立案;交诉讼费用。

  • 123人看过2024-01-06

    1、概念不同:

    偷税:故意的少缴或不缴税款的违法行为。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不缴或少缴税款,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骗税:以欺骗手段非法占有税款的违法犯罪行为,表面形式合法。纳税人用假报出口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经过公开的合法的程序,骗得税务机关信任,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骗取减免税或者出口退税的行为,并在表面上具有合法性。

    漏税:无意发生的少缴税款行为。由于纳税人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违章行为。如错用税率,漏报应税项目,少计应税数量,错算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2、方法不同:

    偷税:以欺骗、隐瞒的方式逃避纳税;

    骗税:用欺骗手段获取出口退税;

    漏税:并不是主观刻意为之;

    其中偷税和骗税比较隐蔽,而欠税和抗税比较直接明显,容易辨别;

    3、违法程度不同:

    偷税:对纳税义务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漏税: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期限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金。

    骗税: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六条规定,有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73人看过2024-01-06

    最近有朋友问到关于著作权转让税收标准都有哪些这方面的问题,下面,华律知产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著作权转让税收标准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六)款规定,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同时条例还明确规定,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规定,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拍卖取得的所得,应以其转让收入额减除800元(转让收入额4000元以下)或者20%(转让收入额4000元以上)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适用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另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若干项目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字〔1994〕002号)的规定,个人转让著作权,免缴营业税。

    著作权转让必然是权能完整的财产权的转让,也就是说,无论转让出版权,还是转让改编权或其他任何一种财产权,都必须将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一并转让。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著作权转让税收标准都有哪些这个问题进行的相关的解释,我想各位读者朋友也对这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要弄清楚相关的法律术语,来开拓自己的法律知识面。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1885人看过2024-01-06

    1、季度申报时间

    按月份或季度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在月份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并预缴税款。其中,第四季度的税款也应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先进行预缴。

    (1)企业所得税季报时间是最后一天的24点截止。

    (2)企业所得税季报分别是每年的4月(申报第一季度)、7月(申报二季度)、10月(申报三季度)和次年的1月份(申报四季度)

    2、年度申报时间

    企业所得税的年报,由企业在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申报。企业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交,年度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表,并结清应缴应退的税款。还需要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等有关材料。

    3、非正常情况的纳税申报。纳税人在年度中间发生破产、解散、撤销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申报。

  • 227人看过2024-01-06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知产小编整理了浅谈如何界定该申请哪种专利这方面的相关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或者能够解决大家的一些疑惑。

    浅谈如何界定该申请哪种专利

    如何界定该申请哪种专利

    专利申请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

    在界定该申请哪种专利时,有如下区分:针对产品、方法或者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申请发明专利,比如取得专利的发明又分为产品发明(如机器、仪器设备、用具)和方法发明(制造方法)两大类;

    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有一定形状或结构的新产品,不保护方法以及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

    针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浅谈如何界定该申请哪种专利这个问题进行的相关的解释,我想各位读者朋友也对这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要弄清楚相关的法律术语,来开拓自己的法律知识面。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

    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 126人看过2024-01-06

      挂名股东分两种,一种是被借名而挂名的股东另一种是约定挂名的股东。两者的都存在一定的法律责任风险,挂名股东不但不会享有股东的权利,却存在在其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风险。

      《公司法》第三十七条,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八)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九)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十)修改公司章程;

      (十一)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对前款所列事项股东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