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更劳动合同的类型
企业劳动合同的变更一般包括两种类型:法定变更和协议变更。法定变更是指在法律规定的原因出现时,经过当事人一方提出,可以变更企业劳动合同;协议变更是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对企业劳动合同经变更,同时这种变更也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2、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
(1)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的有效条款。已经完全履行的条款,没有必要变更;无效的条款,也没有必要变更;
(2)依法可变更的条款。法律规定不准变更的条款,一律不准变更;
(3)直接引起合同变更的条款。合同中某些条款由于的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引起对其履行成为不必要或没有可能,这时,就会引起合同的变更;可见,这些条款本身就是引起合同变更的原因。企业劳动合同的变更,就是要对这些直接引起合同变更的条款进行修改或增减。对于与合同变更原因无关的条款,就没有必要变更。
3、变更劳动合同的程序
(1)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变更合同的请求。提出请求的当事人也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劳动者。不管是哪一方当事人提出变更合同的请求,都要就合同变更的理由、内容、条款和条件等做出说明,并给对方当事人一个答复的期限;
(2)被请求方按期向请求方做出答复。被请求方在接到请求方变更合同的要求后,要在请求方给出的期限内给予答复,不准对对方的请求置之不理。被请求方的这种答复也可以是同意,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供双方进一步协商;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请求,被请求方可以表示不同意;
(3)双方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双方当事人就要其变更的合同内容和条款进行协商,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拟定书面协议;书面协议要就变更的内容和条款进行详细说明,并就变更后的条款生效日期做出规定。书面协议要经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后才能生效;
(4)备案或签证。凡在订立是经过备案或鉴证的企业劳动合同,变更合同的书面协议也需要送交企业主管部门备案,或到鉴证机构办理鉴证手续。需要鉴证的变更协议,只有在鉴证后才能生效。
劳动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
1、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书面形式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以书面形式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书面形式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终止条件的劳动合同。
不会。
1、我国法律没有规定自动解除合同;
2、合同到期如果继续履行的情况下,不会自动解除;
3、如果合同到期不续签或不继续履行的情况下,是合同终止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续订的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按照法律规定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要通知对方是否续签劳动合同,如不续签要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然后解除劳动关系。实际工作中往往劳动者不会主动提出、都是由用人单位来主动提出、因为你合同到期公司不与你续签合同、是要承担双倍工资差额的赔偿风险的。
最近有朋友问到关于什么是专利规避设计(Design Around)这方面的问题,下面,华律知产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专利规避设计(Design Around)
什么是专利规避设计?
专利规避设计(Design Around),又称专利回避设计。规避设计的出发点是在法律层面上绕开已有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其核心在于技术方案的差异化设计。规避设计不仅是预防和应对专利侵权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发手段以及专利挖掘的重要途径。
通常,专利规避设计可遵循“简化”和“替代”这两项基本原则。简化原则通过对在先专利的技术方案构成要件进行删减,使得改型方案缺少其中一个或多个构件要件以避免专利侵权;替代原则则是通过改变在先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构成要件,使得改型方案中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与在先专利的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从而避免专利侵权。
不同领域的专利规避设计,因其技术构成要素不同,改型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针对机械或电子产品的规避设计,通常从零部件(例如:功能近似的不同元件、削减元件相应减少功能…)、组装方式(固定式/可拆卸式组装…)、连接关系(直接连接/间接连接…)、控制方法(控制条件、操作步骤)这几个构成要件来考虑。
而材料、化学及医药领域的产品通常为特定组分的组合物或者化合物,其技术方案的构成要件包括产品的组成成分、组分之间的配比、以及产品在通常状态下所呈现出的固态、液态或者气态的形态,规避设计通常会考虑组分及其配比的不同,同时,也尝试采用不同的产品形态,考虑不同的制备工艺。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什么是专利规避设计(Design Around)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一般来说,身份证丢失之后并没有挂失的流程,公安机关也没有要求专门办理身份证挂失,公安机关对居民身份证挂失没有强制性要求,全凭居民自愿。身份证丢失之后,应该及时到派出所进行补办,必要情况下可到当地报社登报声明,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法分子利用遗失的身份证作案,以至于给社会造成危害,还能减免身份证本人的法律责任。
企业裁员的法定经济补偿规定是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需支付一个月工资进行赔偿,通知裁员时间和办理终止劳动关系手续的时间未达到一个月的,还应当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进行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
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正规企业办理职工离职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先要由本人写好离职申请,提交到本人所在部门,再由所在部门提交人力资源部门(有时候也可以直接把申请交到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情况核实后,再提交公司办公会议审定。
3、离职前需在原单位完成工作的交接、有关费用的结清等手续,依照具体公司的制度而定。
4、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违约金的问题。首先是否涉及违约金,如果有要弄清楚金额是多少,如何计算的。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2、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3、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4、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5、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6、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