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261人看过2024-01-06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知产小编整理了商标的专用权都包括哪些这方面的相关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或者能够解决大家的一些疑惑。

    2024商标的专用权

    1.使用权:商标注册人有权利在其注册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和服务上使用该商标,在相关的商业活动中使用该注册商标。

    2.独占权: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利,其他任何人不得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3.许可使用权:商标注册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形式,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4.禁止权:对他人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上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商标注册人有权予以制止。

    5.设立抵押权:商标注册人有权利在经营活动中以其注册商标设立抵押。

    6.投资权:商标注册人有权利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将其注册商标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投资。

    7.转让权:商标注册人有权利通过法定程序将其注册商标有偿或者无偿转让给他人。

    8.继承权:商标作为无形财产,可以依照财产继承顺序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商标的专用权都包括哪些这方面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从上文已经找到有关的答案了吧。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六条  商标权

    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 189人看过2024-01-06

    随着我国的知识产权的重视,人们的教育水平提高。发明专利慢慢的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了,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发明人通过自己的知识进行发明获得的专利进行有偿的转让,是一种价值的体现。那么怎么办理专利转让登记呢?接下来,就让华律知产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吧,希望能让大家对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如何办理专利转让登记

    转让专利权的,应签订《专利权转让合同》,它是指当事人(让与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权转让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相应价款而订立的合同。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应签订《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它是指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转让给受让方,而受让方支付约定的价款所订立的合同。

    专利转让登记流程有哪些?

    一、权利人变更程序,需准备的材料 《专利权转让合同》和《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

    1.填写《专利权转让合同》。

    2.填写《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填写“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的同时,应提供著录项目变更证明材料。

    二、转让专利应履行的手续专利权也是一种财产权。

    根据专利法第十条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都可以转让”。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转让需履行的手续:

    1.我国个人或单位(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向外国转让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家专利管理机关批准;

    2.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人要与受让人共同签署一份书面的、符合专利法及有关法律的“转让合同”;

    3.必须到专利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认定、登记手续;

    4.应向国家专利管理机关提交“转让合同”和“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同时缴纳费用。国家专利管理机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告后,此项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转让才正式生效。

    转让专利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评估自己的专利价值,太高的价格会吓跑投资者。

    2、技术成熟,有样品,有相关的视频给投资者看。

    3、有详细的策划,并写好相关策划书。

    4、专利已经授权,未经授权的专利一般不转让。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如何办理专利转让登记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 120人看过2024-01-06

      视具体情况定。如果有以下情形劳动者辞职的,用人单位给与劳动者一定的补偿: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100人看过2024-01-06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另外,法律规定了在竞业限制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

  • 292人看过2024-01-06

    专利申请中,外观专利申请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外观专利提供了与发明和实用新型不一样的保护角度,是对工业设计方案的有力保护,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其实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外观专利申请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华律知产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吧,希望能让大家对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外观专利申请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呢

    外观专利申请需要注意的问题

    (1)产品未动,外观先行

    产品对外宣传、投放前就应当申请专利,否则可能由于在先销售,导致专利成为现有技术,最终被无效或由于现有技术抗辩成立导致诉讼败诉。据专利代理律师介绍,当专利权人拿着涉嫌侵权的产品和专利证书向其咨询案件前景时,他们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就是:专利申请目前有没有对外展览销售过?这一问题尤其对外观设计专利最为致命。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普遍涉及内部结构,举证比较困难,但外观设计专利往往调取网页图片记录(如淘宝的销售记录)即可。

    (2)设计要点,尽量简写

    一个设计要点写着“形状、色彩和图案”的专利,几乎是在宣称:我只是想要这个外观设计能被授权,并没有维权的打算。设计要点写的越多,专利保护范围越小,越容易被规避。

    (3)升级换代,拉开距离

    产品升级换代并不一定需要再次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在新产品的外观与原专利外观差距较小的情况下,其仍在原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内。提交新申请可能由于缺少创新点无法获得授权,即便侥幸授权,维权阶段也可能由于与原专利相比不具有明显区别而被他人提无效。

    若产品在升级换代时仅有某一部件的外形发生了改变,可以单独将这一部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作为单独部件,其外形的变化足以与现有设计产生区别,容易获得授权。

    (4)找创新点,取小单元

    申请人提供的一个产品,可能包含多个创新点,为了节约成本,申请人可能将产品整体作为一个专利申请。由于存在多个创新点,专利易被规避。应提取创新点,单个创新点分别申请一个专利,形成多重专利布局。

    (5)部件申请,优于整体

    若专利产品是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在申请人预算允许的前提下,将整机拆分成具备授权前景的多个部件,分别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会是更好的选择。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外观专利申请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呢这方面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从上文已经找到有关的答案了吧。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设立是指公司设立人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为组建公司并取得法人资格而必须采取和完成的法律行为。流程:

    查名→验资→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含刻/章)→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理税务登记证。

    三.时间:

    ①查名:三个工作日;

    ②验资:三个工作日;

    ③营业执照:五个工作日;

    ④组织机构代码证:二个工作日;

    ⑤税务登记:十个工作日。

  • 120人看过2024-01-06

    (一)经双方协商可以降薪

    《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因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予以变更,变更后的内容需要通过书面的形式予以确认,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双方可以约定就薪酬待遇变更事宜进行约定。

    (二)特定情形企业单方降薪

    除了双方协商变更之外,法律赋予了企业单方变更工资的权利。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单方变更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劳动者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而被企业单方调整工作岗位的,企业可降薪。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也就是说,企业在上述条件下可以单方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当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单位可以另行安排其它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因上述原因导致的调岗,调整工作岗位后工资也可相应调整。

    2、员工由于违反企业规章制定,企业可依据规章制度给予降职降薪处罚。

    符合该条件的降薪,首先要求企业必须存在规章制度,并明确列举按照降职降薪处理的具体情形。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符合法定程序,还应对员工进行解释说明和公示。企业在掌握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员工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后,可以依据规章制度处罚员工,进行降职降薪。

    3、采取结构性浮动工资,在约定范围内可以降薪。

    企业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构成由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组成。固定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位工资、技能工资等;浮动工资包括:绩效工资、奖金、提成等。如果约定了浮动工资,那么企业在劳动合同约定范围内可以对薪资待遇进行相应调整。

  • 100人看过2024-01-06

      不可以,这种情况属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因变更劳动合同引起的纠纷,如在劳动合同中对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有明确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双方并未签订合同或者合同并未对此作出明确约定时,企业拥有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工资待遇的自主权,但受一下条件的限制:

      1、在不改变劳动者工资待遇的情况下,为了适应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客观需要或者针对劳动者不能胜任现任岗位的情况下,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进行适当的调动,属于企业的自主管理行为,劳动者主张撤销变更行为的请求不会得到支持。

      2、用人单位的变更行为系针对劳动者个人,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的,应认定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构成违约,劳动者可以请求撤销用人单位的变更行为。

      3、因劳动者自身的过错,用人单位根据内部合法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劳动者作出降低工资待遇的处罚而变更劳动者工资待遇约定的,如处理程序合法,劳动者主张撤销变更行为的请求不会得到支持。

  • 100人看过2024-01-06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隐私权名誉权案由包括哪些:

    隐私权名誉权案由包括民事侵权要求相关的诉讼赔偿,侵犯隐私权名誉权诉状需要包含的信息:原告名称、被告姓名、诉讼请求等,不仅人具有名誉权,法人也是具有名誉权的。当人的名誉权受到损害时,人人通常都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名誉。那么当企业的名誉受损时,就可以书写此诉状。

  • 100人看过2024-01-06

    公司可以调岗调薪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调岗调薪协商一致。

    2、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公受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另行安排工作。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

    5、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

    6、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脱密期保密协议的,在劳动者提出辞职后,可以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